吴江区品格阶梯课程案例——明辨教育
【活动主题】观察中明辨是非 行动中珍惜水源
【实施单位】梅堰实验小学
【活动对象】全体学生
【活动人数】1480
【学情分析】水是人类生命的摇篮,是工业、农业发展的命脉,是地球对人类最宝贵的馈赠。然而人类对保护淡水资源的认识不足,保护措施不得力,致使淡水资源浪费严重,特别是因使用不当而使淡水资源造成极大的污染,导致可用淡水资源的匮乏,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人们的水资源保护意识,而这种意识又必须从小学生培养起。一直以来,学生对“爱惜水资源”的认识仅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因此,有必要深入系统地开展珍惜水资源的活动,重在提醒他们认真观察生活,明辨是非,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游览等方式,认识身边的主要江河湖泊,以及与水文化相关的一些地名、村名,感受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产生对水的珍爱之情。
2.通过本地与外地学生对家乡水资源现状及使用情况的对比分析,辩证地认识水,形成对水资源比较科学的认知。
3.通过水质调查研究,了解因工业、农业等污染,造成水资源遭到破坏和匮乏的现状,形成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并落实到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的行动中。
【活动流程示意图】
一、认识江河湖泊 感受水乡魅力
参观场馆 激发兴趣
江河湖泊 领略风光
询问了解 水乡文化
二、对比分析资源 形成科学认知
制定表格 分组调查
了解现状 对比分析
资源差异 科学认知
三、调查研究水质 落实节水行动
选取场所 前往取样
水质分析 了解成因
保护资源 节约用水
【活动过程】
活动1:认识江河湖泊 感受水乡魅力
(活动准备)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水文化馆,激发对“水文化”的兴趣。
(活动内容)
1.以班级为单位,参观学校水文化馆,激发对“水文化”的兴趣;
2.在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以实地观察、游览或网络等方式,认识身边的主要江河湖泊,领略其风光,了解其作用(頔塘河、太浦河、东太湖、雪落漾、长漾、麻漾、村里的小河、同里古镇、震泽古镇等小桥流水风光);
3.通过询问长辈,了解身边与水相关的一些地名、村名一级相关的文化。
(活动要求)
在家长、老师的带领下,认识周边的重要水资源,拍下美丽的风光照,制作与水有关的地名村名的美丽名片。
(活动时间)实施时间:四月份
(活动地点)学校各班和家庭
(设计意图)从身边的江河湖泊、地名等了解入手,重在感受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产生对水的珍爱之情。
活动2:对比分析资源 形成科学认知
(活动准备)
本地学生与外地学生分成两组,分别就自己家乡水资源现状和使用情况展开调查。
(活动内容)
1.制作好调查表格,(从水资源现状、分布地点、使用情况等方面展开)通过实地走访、观察或询问的方式,完成调查表格;
2. 两组表格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各地水资源的差异,形成书面报告;
3.根据调查分析所得,在进行相关资料搜集,开展一节主题班队课,对水资源不均衡现象做出全面的了解。
(活动要求)
先制定表格再调查,有明确目标。对比分析后,写下对水资源的辩证看法。最后以此为基础开展主题班队活动。
(活动时间)五月份
(活动地点)各班和家庭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对比、分析等一系列措施,辩证地认识水,形成对水资源比较科学的认知。
活动3:调查研究水质 落实节水行动
(活动准备)
在周边选取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场所,以便进行水质分析。
(活动内容)
1.分组前往不同的地方观察或取水样,(村里污染河道、工厂附近污染水源)进行水质分析;
2.通过分析,实地的观察,了解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生活污染、工业污染);
3.提出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倡议,(针对不同地点、不同人群、不同污染源提出)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去,总结节水金点子。
(活动要求)用照片、文字等记录水污染的原因,共同商定节水倡议书,在家中、校园、社区推广。
(活动时间)六月份
(活动地点)各班和家庭
(设计意图)通过水质调查研究,了解水资源的现状,形成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并落实到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的行动中。
【活动评价】
本次系列活动,受到了家长的关注与支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活动,孩子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独立魅力,产生由衷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认识到水资源的现状不容乐观,并非我们所见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调查了解水污染的成因后,能明辨是非,制定切实可行的倡议书,养成节水、护水的习惯,督促自己和身边的人都来保护水资源,珍惜每一滴水。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 上一篇:活动1:认识江河湖泊 ...
- 下一篇:【德善品格】:解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