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练】教师写作:专业表达的快乐旅行
--2020梅小暑期教师教育论文、教育随笔、读书心得评比结
日期:2020-09-16 08:09:01  浏览量:1372

为进一步引导我校教师规范论文撰写,促发教师关注自身教育教学生活,追问教育教学中教育、教学、专业成长和教育管理实践问题,在反思中感悟对教育教学意义的理解。聚焦梅小教师学科育人的有效途径,形成科研读写结合练浓郁的氛围。截止9月5日,教科室共收到112篇暑期教师稿件。近日,梅小教科室认真组织了2020年暑期教师教育论文、教育随笔、读书心得评比活动,现将评比结果公布如下:

    教育论文

     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的教师专业成长公式:教师专业成长=经验+反思。教育论文撰写的目的将教师零散的经验明晰化、系统化、结构化,通过一定的写作规范、学术规范和话语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和学科建设。因此,教育写作助力于教师的专业表达与专业技能提升。教科室将这次获奖30篇论文择优推荐参加江苏省蓝天杯论文评比、苏州市教育学会论文评比。

一等奖

朱耀琴       “原点”到“远点”,做心灵的摆渡人

张春陵      “砸”开思维的口子,让智慧“流”出来

张晓兰       “吃语言”  助力深度学习

沈冰清       情韵朗读:提升小学生古诗朗读能力的实践研究

李萍          巧用云助力   学习乐淘淘

徐婷婷       层层推进:聚焦低段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再生

二等奖

周佳琪     “活的教育”理念,在小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周晨飞      小学数学日常教学中问题与策略的研究

  吴永明      抓住反复,深度学习

王莹        顺学而教 水到渠成

吴晓强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

褚秋莉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方法初探

吴松权     “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情境设计的实践

卫华芳      走进学校心灵驿站

徐梦菲       运用趣味五法提升低年级学生的写字能力

三等奖

吴敏         调动多种感官    激发学生活力

吴阿二       英语作业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

戚跃芳       小学英语教学的突破口——词汇教学

高佩玲       高年级阅读教学的三个着力点

李芳芳        利用闪光点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沈春燕        绘本阅读巧计划,写话能力稳提升

沈晨丽        基于主题“作品化”的小学美术刻纸教学研究

张赟          浅谈对学生绘本阅读的引导

吕孝          让侧耳细听成为一种习惯

吴诗怡        小学低段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黄丽萍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兴趣的培养

徐小芳        让学生乘着“评价”的翅膀起飞

屠美玲        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吴爱华        侧耳细听,让数学课堂更高效

张澜          小学科学观察能力培养研究

 

      教育随笔

我校教师参与本次征文活动过程中能大胆追问日常教育、教学、专业成长和教育管理实践行为,以教育随笔的形式反思自己教育教学生活问题、行为、感悟等,提升自身的专业成长。教科室将这次获奖22篇随笔,择优推荐参加苏州市教育学会11月份的“我的教学故事”评比等活动。

一等奖

朱建芳        借爸爸

朱耀琴        调侃成为一种教学评价语

张晓兰        一节好课的灵魂——数学思考力

二等奖

   申玲燕        直线式思维为王道

高佩玲        把爱播撒到学生的心灵

徐婷婷        暑期培训之所获

李芳芳        我要让你孤独

卫华芳        简化文体认识  强化理解朗读

吴永明        不要被错误的弥补蒙蔽双眼

吴晓强        课堂教学因“精彩”而更精彩

三等奖

         多一点关爱  多一点希望 

吴爱华        帮助孩子愉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吴阿二        我的育人故事

吕孝          态度决定一切

李萍          争做新时代背景下思政好教师

沈冰清        多给孩子三秒钟

黄丽萍        不抛弃!不放弃!

张春陵        浅析如何培养学生的专注力

王莹          “动”之以情

  沈晨丽         我的美术教学故事

周晨飞         做一名智慧的教师

     读书心得

  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教育家朱永新老师说:“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也有人说:教师应该是“职业读书人”。读书与教师成长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教师读书具有其专业价值。梅小教师们自觉阅读蔚然成风,潜移默化的增强自身的独特气质与文化自信。

一等奖

张晓兰      平淡生活中的幸福之光

李萍        换一个视角   “错误”促成长

朱耀琴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卫华芳      身处逆境   心向光明

二等奖

吴爱华       《一线表扬学》读后感

吴晓强       《小学数学教师》读书心得

申玲燕       《教育写作》读后感

徐婷婷        读《教育写作》有感

吕孝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王莹         《数学教学认识论》读后感

李芳芳        读管老师《我的作文革命》一书随想

吴永明        暑假和松居直做朋友

周晨飞        《思辨与立场》读后感

三等奖

徐梦菲        高尔基《童年》读后感

吴佳静        张世英《哲学导论》读后感

张赟          追求高效课堂

吴琼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心得

吴诗怡        教学新手求生指南:《一线带班》

屠美玲        做一个有爱心的老师

褚秋莉        读《绘本的魔力:让儿童爱上写作》有感

黄丽萍        读高尔基《童年》有感

沈春燕       《童年》读后感

沈冰清        读《孩子你慢慢来》有感

                                俯仰会悟

     叶澜教授说:“文字之书,若有所悟所启,也必以随心而走的读书笔记方式写下,给了我不同程度和意义的启发。这些启发渐渐化成了精神世界的构成、学术视野和理念观点,更新自己的思维方式。”也希望梅小教师们在俯仰之间点滴会悟与获得。

朱耀琴:曾无数次地扣问自己,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在哪里?在不断更新的理念里,在频繁变化的教材间,在一批批孩子的迎来送往中,更在一次次醍醐灌顶的顿悟间。我思故我在,观察、实践、思考是我追寻职业幸福感的三束明亮的光源。

李萍:清晰记得一位专家曾说:“我真羡慕你们奋斗在一线,写论文的活例子比比皆是。我们已经离孩子们太远太远,我特别喜欢走进孩子去研究……”的确我们一直忽视了身边宝贵的资源,教育教学中那些问题都可以转变成我们研究的课题,在实打实的研究中,文章自然水到渠成

张春陵:学校组织的暑期论文评比活动,对于我们每一位老师来说,都是一种强有力的督促。能收获学校的肯定,对我而言,不仅是我今后笔耕不辍的动力,更是我努力成长为一名“研究型”教师的推力!

徐婷婷:论文写作是将自己教学中零散的教学经验、想法、反思,经过筛选、沉淀,形成普适性的教学理论。在写作中助力自己更深入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更新和丰厚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写作路上,一路思考,一路实践。

沈冰清:反复推敲,多次修改,一篇文章在笔下从有到无。写作起源于教学中的一件件小事,遇到的一个个难题,这是思维碰撞的过程,也是我不断自省的过程。我想,在写作中成长,于探索中进步,也是一条富有趣味的路。

张晓兰:写作让我对生命、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有了不一样的思考。教学实践是写作之源,写作是实践之悟,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课堂上做一个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写作就是从细微处着手,可以从儿童、教师、教学等某个角度展开思考,一字字、一句句、一段段,文字就在这样跃然纸上。

卫华芳: 漫漫暑假,能静下心来,读点自己喜欢的书,随手记录点滴感受,真是一件美好的事。整理一学期的教育教学故事,梳理成文,更是对自己阶段工作的总结,提升。愿阅读、写作,能始终陪伴着我们的教学,一路成长。

吴晓强:写教育论文离不开教育教学的实践,离不开学习和研究,所以说,撰写论文的过程,就是教学业务水平、理论研究水平和写作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就是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和升华的过程;就是从经验型“教书匠”向研究型专家转化的过程。

李芳芳:我们每天都接触很多的同事、学生和家长,身边也发生许许多多的事情,我们如果多留意发生的教育事件,多作理性思考。在坚持读书积累的基础上,记下事件的经过,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高佩玲:写作,其实对我来说是件很头大的事,在写作上从没什么天分可言。但又不得不写,那就逼着自己写。写着写着,也就觉得没那么难了。每次看到自己写完的文章,虽然稚嫩,但还是有满满的成就感。我想,这就够了。

朱建芳:一线教师的乐趣在于能时刻跟孩子打交道,随时随地感受他们的朝气和欢乐。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爱好,所以班级里几乎每天都会有新鲜的事情发生,让你喜出望外,或者措手不及。仔细观察,会发现孩子们身上都有闪光点,抓住孩子的闪光点,就能发现一个不一样的故事,让你感动。

 

     福楼拜曾说:“写作是一种生活方式。”让我们做一只思考的芦苇,进行积极写作意义的建构,让生活方式闪烁着专业表达、专业生活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