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练】把握课程标准:夯实科研型教师的基础
------梅小梅苑教科协作组5月份主题沙龙活动
日期:2021-05-17 12:21:15  浏览量:1012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学校教学管理、评价课程的基础。正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是一线教师能否尽快成为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和建设者的前提条件。514日,梅堰实验小学教科室组织梅苑教科协作组全体成员开展了“如何有效解读与实践课程标准”主题沙龙活动,杨小琴副校长出席了本次活动,教科室戴西洋主任主持了整个活动。

 

 

                               主题沙龙   碰撞思维

本次活动一改以往被动培训做法,邀请了语文、数学、英语三位教科协作组成员,主动承担沙龙任务带领大家研读课程标准,并结合自己的学科教学实践课程标准。通过主题沙龙活动,促进了成员们对学科课程标准的深度理解,提升了成员们意识到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开发校本课程等方面与学科课程标准的深层关联。

 

张春陵老师:研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我尝试从以下四方面与大家分享交流:一、学习方法1、对比学习,即把过去的大纲与现行的课标对比起来阅读。明白异同,知道改革的方向和着力点。2、沿着课标编写的提要学习,领会其精神实质,真正把握好课标。关键点:善于内化课标,确立自己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法行为。二、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总体框架(一)三个学段:低、中、高。(二)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五个板块: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四、以“识字与教学”为例的教学建议1、拼音教学不要求学生直呼,但教学仍要重视“拼读音节”能力的训练,其余要求不降低。2、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识字和理解运用能力同步发展。3、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巩固识字教学。4、识字与写字教学的评价要兼顾几方面。

 

吴爱华老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第一位,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其中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进行了仔细地研读,不同学段都是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決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的目标进行了细致地阐述,但不同的年级段目标要求、教学内容“度的把握又不尽相同。

通过本次《数学课程标准》的再学习,相信自己一定能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度”,使课堂教学扎实、有效。儿童是最好的教师,尤其当我们这些青年教师面对这么一群可爱的学生时,需帮助学生制订改进计划,促进更好的发展,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对待他人,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学生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更好地更健康地成长。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践行课程标准,并在实践中检验课程标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水平。

 

戚跃芳老师:再次学习《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描述。小学英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确定各年级的教学要求。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小学英语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思想性、重要性,还有小学英语教学的新理念。新课标体现了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的新理念。摈弃了过去的教学大纲只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的落后观念。新课标中指出在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目标上更重要的是要使小学生能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拥有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要让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首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习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以学习为中心,就是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英语课上成知识传授课,不要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其次,要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让他们在学习英语的活动中,增强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参与性,培养合作意识。

总之,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首先应领会透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内涵,明确教学理念;其次要精心备课,精神饱满,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再次把课本与生活,课堂与社会实践紧密相结合,使英语课堂充满情趣与活力,为学生学习英语打开一扇快乐学习的大门。

                           深情鼓励      促发成长      

 教科室戴西洋主任肯定了三位老师们的努力与研究并指出:立志做一名科研型教师、反思型教师,需正确把握课程标准,读熟课程标准,深度研究课程标准,立“根”课标实现在撰写论文、专研课堂、研究学生、理解教材、开发校本课程、编制试卷等方面有力提升;接着,戴老师与在座教师们仔细分析了2017-2019学年吴江区骨干教师评选细则,从吴江区学科教学类、教育科研类、德育类三大类评选具体条件中,分析综合荣誉、业务获奖、论文成果、课题研究等细化得分细则。启发在座成员们对照评选条件,明晰努力方向,早做准备,查漏补缺,实现自身成长的再跨越。

 

 

 

 

最后,杨小琴副校长作活动总结性发言:1、研究的实质是学习和成长。做研究,离不开阅读;做研究,离不开研究课程标准;经过这样的研究过程,学术研究就是教师专业的自主进修。2、希望大家按照成长计划,对应评选骨干要求,从荣誉、业务、论文、课题等方面积极做一位有情怀、有志向、有动力、有追求的教师,抓住机会提升职业生涯的新高度。

 

                                教育随笔    同伴共生

教育随笔有短小精悍、迅速及时、取材广泛的特点,是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闪烁智慧的快捷方式,教师撰写教育随笔是提升写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有效手段。梅苑教科协作组成员们定期打卡教育随笔与同伴交流,或家访感悟、或教学偶得、获教学生成等。采撷部分成员教育随笔,以飨读者。

 

      是冒险,是改革

      张晓兰

学校一直关注教师对学生“练习力”的培养,即每堂课要留足8——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安静独立地完成课堂作业。把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归还给学生,真正以学生为主,建立以“学为中心”的理念。我想,课堂是创新的舞台,不能一味守旧,遇到困难,只用“做不到”来搪塞自己,是不行的。尝试,是成功的开始。

昨日,我有幸和学校的同事一起观摩了朱满喜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内角和》,并聆听了她的微讲座。朱老师的讲座中提出关于作业的改革,即: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作业不要留到课后,因为课后的效率没有课上高;能让学生在学校里完成的作业不要带回家,因为小学生的各项回家作业不应超过1小时。刚听到“不把作业带回家”的想法时,我觉得有点异想天开,可几个刹那的功夫,我想,“为什么不可以!”学生在学校里每天都被多科作业所束缚,回到家就不该喘口气,进行身心调整吗?优秀、自觉的同学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充电。作为老师,我是不是也该动动脑筋,思考如何让作业不带回家呢?

一个晚上的思考后,我下了一个决定就是让学生不把作业带回家。这可能意味着学生要在课堂上高度集中,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在学校完成几项常规作业。也意味着我要在课前多研究教材,下足功夫,精简课堂,让课堂变得有趣又有深度,把“趣味性”和“科学性”融会在一起。还要多研究习题,重复、机械的习题少布置,易错的习题要进行归类整合;有难点的习题,要巧妙地渗透在课上,让学生能“跳一跳,摘到苹果”。课后,鼓励在伙伴间建立学习共同体,让有学习困难生也逐渐融入到这个集体中,为形成优良的学风而努力。总之,这的确是一种冒险,也是一种改革。很庆幸,自己还不老,没被传统的观念所压倒,敢于多做一些尝试;感谢自己身边的优秀引领者,他们的理念让我们拥有更多的勇气去做课堂改革。

      多学方能做文章

       徐婷婷
    寒假文章写作总拿不定要写什么好,回想在听课中钮老师的一节小古文课,课设计得很有层次性。在低段的古文学习中,学生接触的少,作为三年级学生,古文学习是初识阶段,还不太了解方法,要在课堂上教给学生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古文的能力。有了这个想法,就围绕这个主题写了论文,由于三年级就教了一篇《司马光》的小古文,教学实践很少,加之相应的理论单薄,整篇文章总显不够实用和理论性不强。翻阅了《苏州教育研究》杂志,有意留意别人在小古文教学中的有效做法,寻找相关的文章,也算找到一两篇。读了他们的文章,发现他们能在相关理论的关联下展开古文学习的论述,提出古文学习的有效策略时,也是理论加实例的严谨论述,实践资料的呈现,让论述更有说服力。最近青年教师随堂听课时,一位老师上课三年级的古文寓言《守株待兔》,上课后的交流献策,让我们与小古文又贴近了一些,课堂上古文的学习如何让学生真正经历探究、识记、理解、运用的过程,学会用一篇的古文学习运用于一类的古文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古文学习能力。
   看来要让文章精彩,是要做出来的,要多学习别人的做法,要用有效的办法在自己的课堂上做起来。理论与实践的积累,才能让文章有根基。

 

             “?”的背后是“!”

张春陵

小虎,男,11岁。单亲,母亲离世。一场车祸,夺去了小虎妈妈的生命,也让小虎爸爸落下了瘸拐的腿疾。家住梅堰镇胡家浜村。据之前的任课老师反映:该生经常说“肚子疼”,不愿来读书;爸爸和爷爷奶奶对此毫无办法;因为家长偶尔的动作,打腿便喊腿疼,打胳膊便喊胳膊疼,且状似疼痛难忍,眼泪止不住流。

开学第一天,我便被小胡的爷爷“找上门”:哪个是张老师?

我抬眼看看这个有些陌生的老人,问道:我是,请问有什么事吗?

老人朝我带着怨气,大声道:张老师,我孙子说怕你,不肯来读书!

我一头雾水,连办公室的老师都忍不住为我鸣不平:怎么可能呢?张老师休了一个学期的产假,现在今天刚刚来上班啊!

老人尴尬不已,我连忙说:没事,孩子现在在哪?你带我去看看。

到了楼下,果然看到一个眼泪汪汪的小胖,我努力回忆上学期是否和他有过任何“交锋”,很确定:没有。这个孩子说话一直怯怯的,听说身世可怜,故而我还特别照顾的。

再抬眼,心里已然有数了。这个小家伙正表演欲十足地往后挪着步子呢!我柔声问:小虎:你说怕老师,可是老师从来没有凶过你啊。你不愿意上来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可以说说嘛?只要是真话,张老师什么都能接受哦。

小家伙顿了顿,大概没想到我这个凶名在外的张老师会如此柔和,这才弱弱说道:我肚子疼,他们不相信我。

一番安抚后,小家伙发现我是信他的,也是愿意倾听他的心里话,渐渐不再抗拒,才愿意跟我上楼读书。后来,小虎也还是“肚子疼”过几次,但都被我见招拆招,安抚成功了。

 也是这次特殊的“治疗”经历,让我第一次深刻地意识到:原来教师,真的可以做一个灵魂工程师啊!原来,“?”的背后,是“!”

                         放手,让学生拥有自己的“画面感”

               张赟

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时常会觉得自己教得死板,学生学得机械,似乎抄抄、背背、划划关键词,这节课的目标就完成了。学生真正喜欢语言文字吗?学生乐于品味文字背后的世界吗?学生感同身受了吗,学生乐于模仿,愿意随文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吗?我不禁有些疑惑。
  前段时间听课,课上的一个细节深深地触动了我。说来其实也并不算新鲜:老师请学生闭上眼睛听她朗读课文《猫》中的句子——“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老师让学生在脑海中想象猫的动作,猫的情态。这时,我的脑海中一下子蹦出三个字“画面感”。在平常的课堂上,多让学生读,多让学生品,这个“品”就是在读的过程中多想象文字的画面,再回到文字本身,学生会有一种“恍然”的感觉。在接下去的语文课堂中,我就试图跳脱“说讲写”的机械怪圈,让学生多读,我们在课堂上可以用多种方式读,有的时候是自由大声读,有的时候是小组读,有的时候的男女生分角色读……我不再吝啬给予学生读的时间,我相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没有“读”作为基础,别的,无从谈起。
  在“读通、读好”的基础上,我尝试多让学生说,说说他们的感觉,说说他们想到的东西。可能是只言片语,可能并不连贯,但是,是学生在思考,是学生在表达,我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内化为他们自己的东西,才能串起他们自己的“画面”。

 

                                   学而不思则罔

沈冰清

星期三有幸听了一场薛特的讲座,受益匪浅。讲座中提到了一点——学而不思则罔是“学”的真谛,即“疑问开心智”。

首先,质疑是创造的起点,创造的本质就是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前提基础。很多学生在面对新课文时都是有疑问的,特别是面对有关于作者写法、情感方面的问题时,常常在理解时不知从何下手。但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提问的原因都是害怕老师和同学的嘲笑,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鼓励大家大胆提问。

在家常课中,就要抓住每一个学生提问的时机,表现出足够的尊重,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先引导其余同学们对他进行集体性的赞赏。然后根据具体的问题组织学生们进行讨论,遇到难点时相机给一些提示,但不要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使得他们从质疑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信心。一节课若是能让学生自己质疑并且自己解决一个难题,那么就可以说是成功的了。例如,我自己设计《牧场之国》的教案时,就是按部就班地讲解每一个自然段,最后总结“真正”二字的含义。但是此时我却思考:统领本课的主问题为何不可以让学生来提问,再让学生自己在文中寻找答案?“为什么说是真正的荷兰”这个问题一提出来,自然就可以引导学生到文中去寻找原因,此时再相机出示自然段并分析远比一段一段教下来来得高效。

其次,不只是学生,教师自己在教学中也要做到学与思相结合。除了通过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储备之外,更重要的是每次新课教学后的反思,这样的反思可以从每一次学生的作业表现、考试成绩、课堂答题情况、师生互动等中来。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训能力。

 

         孩子,你一定可以!

                                      吕孝 

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潜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构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教育引导学生必须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到达教育目的。

自一年级开始,班上的小吴同学一直是老师心头的一枚“定时炸弹”,时不时地会在教室里惹是生非,弄得课堂鸡犬不宁。他可以一节课不写一个字,身边的任何一样东西都可以用来当作“玩具”,但是,二年级下学期开始,他进步了不少,我们常常会在办公室里夸他,总觉得大了一岁,懂事了很多。今年的家访,和搭班老师不谋而合,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走进小吴家。我想,作为一名老师,不仅要把孩子的问题反应给家长,当孩子有些许进步时,更不能吝啬对孩子点滴进步的肯定以及和家长的沟通。走进小吴家,妈妈早已准备好茶水和水果,那种热情让我们倍感温暖。交流的时间并不长,但进一步拉近了老师和学生、学生家长之间的距离。其实,小吴同学并没有想象得那么讨厌,在妈妈的监督下,他也能按时完成作业。从妈妈的口中得知,这学期采用了“计时”的方法,每一项作业限定时间,时间一到,即使没有完成,也不能继续。起初,小吴还不能完全适应,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反复的训练,如今的他,每天基本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只要有所进步,妈妈都会满足他一个小小的要求。的确如此,这学期的他,让老师们有点刮目相看。当我将小吴在校的真实表现和他的点滴进步告知妈妈时,她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此时的妈妈,心里定在感叹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没有白费。临走前,我摸了摸小吴的头,说:“孩子,你一定可以!”返回学校的路上,我暗暗地告诉自己,一定要将小吴拉回“正途”,因为我在他身上看到了希望,但愿风雨过后能见到彩虹。

这次家访,收获颇多。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决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只要我们有足够的爱心、耐心、信心,定能看到“每一粒种子都破土而出,每一株幼苗都茁壮成长,每一朵鲜花都自由开放,每一个果实都散发芬芳”!   

 

    学习态度决定一切

 吴诗怡

小惜同学性格较为内向,不喜欢在课堂上表现自己,所以很容易被忽视。上学期因为疫情而在家学习,小惜同学的妈妈就因为孩子不肯学习而发愁想我进行过咨询。同时在复课后,由于孩子跟不上教学的进度,每天放学后都会多留40分钟时间进行语文和数学的查漏补缺。孩子也在家长、老师的帮助以及自己的努力下慢慢进步,逐渐跟上大部队的步伐。本学期刚开始,小惜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态度也较为端正,但近期却开始出现课堂上经常性开小差的情况,听课效率低下,家庭作业随便写,书写字迹潦草,有时甚至不完成作业的情况。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也私下与孩子沟通过,也得到了孩子得保证,但效果不佳。因此,希望通过这次的家访能对小惜有更多的了解,能更好地帮助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惜同学和亲戚一起租了镇北路附近的房子。由于父母是双职工,经常性倒班,不是在厂里上班,就是在家里休息睡觉,真正陪伴孩子的时间比较少。妈妈的文化水平较高,对孩子要求也比较严格,因此只要是妈妈上白班或者中班,孩子的家庭作业不管是正确率还是书写字迹上都比较好。但只要是妈妈去上夜班,或者由爸爸来监督孩子时,小惜同学就会草草写完就跟哥哥玩或者跑出家门跟小伙伴玩,在家学习的效果几乎等于零,且养成了写字潦草、作业马虎的不好习惯。

通过本次家访,我了解到小惜的父母由于忙于工作对孩子的学习关注得比较少,低年级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在家这段时间缺乏父母的指导和督促,使孩子在校内严要求和家里无要求之间摇摆,这对孩子好习惯的养成及其不利,小惜就是这样的例子。基于小惜父母的工作现状暂时还不能完全改变,我只能建议家长尽量多抽时间陪孩子,多关心孩子,实在忙的没时间陪孩子时也要帮孩子安排好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多练练字,多看看课外书,让孩子在睡前的这段里能过得充实些,而不是除了玩还是玩。希望通过本次家访,能引起家长的重视,和老师一起配合帮助小惜早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家访≠告状

       褚秋莉

对于孩子而言,“家访”是一个特别恐怖的词,老师一般都去差生家里家访,去跟父母告状。其实,家访并不是告状,而是老师与父母真诚的沟通,目的就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

来到琪琪家,我首先表扬琪琪在学校里很懂礼貌,很活泼,平时十分愿意跟老师交谈,是个爱笑开朗的小姑娘,就是学习方面还需要再努力。经过与家长交谈,我了解到琪琪现在的学习主要是补习班老师负责的,每天放学后,琪琪就去补习班,一直要等到晚上8点才能回家,所有的作业都在补习班完成,家长基本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我也跟家长说了琪琪在学校的情况,孩子脑子并不差,只是缺少自律性,不把学习放在心上。家长也这么认为,只是他们平时工作繁忙,对于孩子的学习也就特别松懈,没有过多的要求。我了解到这样的情况后,也跟家长表示,学习始终是孩子首要的任务,并不是一定要让孩子学习成绩多么优秀,但是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习惯将受益一生。虽然平时孩子去补习班,家长省力了,可是现在的补习班鱼龙混杂,他们的老师都不是正规专业的,他们把各色各样的孩子放在一起,难免不会互相影响,而且很多补习班为了提高知名度,提前将老师考试的试卷让孩子做一遍,然后家长就会觉得孩子确实在补习班里进步了,其实只是自欺欺人罢了。琪琪的家长听后感到很震惊,他们一直认为补习班老师十分负责,每天孩子的作业都在补习班完成了,而且速度比家里快多了,以为是补习班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让孩子写作业时感觉和在学校里一样,根本不知道补习班老师平时只是看着他们写写作业,孩子不会做的把答案写给他们,应付了事。了解到现在补习班的弊端后,琪琪的家长表示今后也会花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学习,经常与老师沟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再当“甩手掌柜”,把孩子完全扔在补习班了。琪琪也表态以后上课一定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努力改正书写习惯,争取把字写端正。

家访并不是跟家长告状,也不是让孩子难堪,而是要与家长、学生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真心的交流和沟通。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而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会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这样做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使得师生关系更加恶化,为今后的师生沟通制造障碍。

 

左手 右手

王莹

    本次家访的对象是小恩同学,他在班级里算是比较聪明的孩子。在课堂上,他能够积极思考,紧跟老师的步伐;在练习的过程中遇到相对比较难的题目,他也乐于去思考,就是不能静心地思考全面,总会出现很多小插曲。而最令我头疼的是,这么灵活的小伙子书写也是“灵活”,比较随心所欲,作业的整洁度也急需要提高。鉴于此,趁着这次家访活动,我决定去了解他学习的环境以及回家后的学习情况。在本次家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也让我有所思考。

一、学会利用孩子的重要他人

老师和家长是孩子成长道路上重要他人。而我们往往会忽视同龄人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影响力。小恩还有一个一般大的妹妹,也在读二年级。相比于哥哥,妹妹的成绩稍微差点。但是打开妹妹的作业本我发现妹妹的书写是比较工整,虽谈不上十分漂亮能量,但是一笔一划中都透露着她的用心。于是我便建议家长,让两个孩子在学习中比比赛,在比赛中发挥他们的优势,慢慢改掉不好的习惯。

二、及时树立家长的自身威信

在家访中,家长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老师,你帮我们多说说他,你们说的话比我们说的管用。归根结底是家长的威信在孩子们的心中没有树立。家访的当天也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从走在路上,平时话多的孩子也显得似乎有点紧张。回到家中立马拿出作业出来,书写也比往常认真了许多。因此,我也建议家长对孩子放学后的时间做一个规划,每天做到定时定点,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既树立了家长的威信,也能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三、遵循学生在场的原则

家访不仅仅是老师与家长之间沟通的一种方式,更是与学生之间建立信任的机会。因此,家访不能被演变为单纯的告状,而应是一种学生在场,家长、老师、学生间平等、轻松的三方对话。

家庭和学校如同人的左右手,需要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家访可以深入到学生家中,和家长、学生进行双向沟通,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家访是我们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的一个沟通渠道,是一次面对面的促膝交谈。对我而言,每一次的家访也是自己成长道路上的一次次的收获

   通过本次主题沙龙活动,让成员们获益匪浅,明白教师自身专业成长需要平时有心准备与潜心修行。奔跑吧!有为的教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