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项管理】强化手机管理 呵护健康成长
日期:2023-03-29 14:31:45  浏览量:326

一、手机危害知多少

1.     影响身心健康

    学生过度使用手机,导致视力下降、运动能力低下、严重影响学生身体发育;学生染上网瘾、游戏瘾后,不愿与外界交往,情绪变得烦躁不安,这些都是“手机依赖综合症”的表现,严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

2.     学习表现不佳

    青少年自控力弱,贪玩心大,很难抵御手机的诱惑。用手机打游戏,发微信,听音乐,看小说,容易造成学习分心;若是习惯使用手机查询作业答案,逐步形成依赖,不喜欢思考,会导致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决心。

3.     陷阱诱惑太多

    网络上存在信息诈骗的现象,经常使用手机,学生也可能因缺少经验,而上当受骗。若不慎结交社会不良青年,甚至可能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二、法规政策来护航

    2021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3号),相关规定如下:

限制带入校园

    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加强教育引导

    学校要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

加强家校沟通

    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家长应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三、家校携手管理好

作为学校,我们这么做

1. 严格要求

    学校原则上不允许学生将个人手机(包含电话手表等电子设备)带入校园。确因特殊情况需要带进校园的,家长必须告知班主任,进校后交于班主任保管。如果学生违反规定携带电子设备来校后引发的一切不良后果,如丢失、引起同学矛盾的,由学生本人及家长承担责任。

2. 加强宣传引导。

    学校将通过班会、心理辅导课等方式,加强对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的教育,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作为家长,我们这么做

1. 丰富家庭生活

    家长应尽可能多地帮助孩子创造与同伴、自然交流的机会,要有丰富多彩的家庭亲子活动,阅读、散步、运动......甚至在家里一起打扫卫生、做顿饭。这些经历能带给孩子愉悦感、美感、成就感、冒险感和刺激感。

2. 合理控制时间

与孩子约定每次玩不能超过15-20分钟,到时间就应该休息一下。很多软件可以设置青少年保护模式,设定规定的使用时间。孩子在玩的时候也要注意坐姿、与屏幕保持距离,尽量有意识地多眨眼,缓解眼干和视觉疲劳。

3. 家长以身作则

    孩子的很多行为其实都是在模仿大人,仔细想想,孩子第一次接触手机,是不是通过你的行为示范,甚至主动引导?要想孩子减少玩手机,首先大人在孩子面前应该尽量减少玩手机的次数。其次,如果家长确实有些事情需要通过手机处理,可以真诚地告诉孩子你是在处理工作,手机是一样重要工具,而不仅仅是玩具。一个负责的家长,绝对不会成天端着手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