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4日,苏州市教育局主办的一年一度的“新时代苏州有效教学研究”2024年研讨活动暨项目学校管理干部专题培训活动线上线下培训同步活动在苏州大学第二实验学校初中部如期举行。梅堰实验小学教科室借助“新时代苏州有效教学研究”项目学校平台,积极组织教科研骨干教师分批全程参加了本次培训活动,推动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首先,众人期盼的公布成果开始了,苏州市教育局徐洁处长公布了“新时代苏州市有效教育研究系列成果,我校张晓兰、吴惠婷老师获得论文成果三等奖。接着本次活动大咖云集,阵容庞大。来自大学知名教授、教科院专家、一线教师,济济一堂,主题鲜明、坐而论道。我校积极组织梅苑教科协作组、闻梅书社教科骨干成员参加这次难得的线上培训。邀请了华东师大博士生导师吴刚给大家《如何实施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讲座,让大家对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如何跨?怎么跨?跨多少?有了初步了解。接着又邀请了上海北蔡中学史炯华校长、姑苏教育名家、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杨勇诚等专家进行了专题讲座,通过大量实例对项目式学习有了全新理解,给老师们全新项目意识,起了范式研究。大家印象深刻,启发很大,开阔了思路,更新了理念。
以下是我校教科骨干培训后的感言,以飨读者,分享大家。
李萍老师: 在进行跨学科教学时,到底该怎么跨?跨多少?重在形式?还是重在内涵?到底该如何进行跨学科,如何不触发其他学科的奶酪呢?我们应该站在自己学科的核心素养,学科之间没有不可跨越的界限,唤醒我们的老师要有超越自己学科的思维,创新了课堂教学的形式,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实践了 跨学科的相融性,更是指向了我们学生的一种综合素养。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朝着跨学科的反向去努力。
褚秋莉老师:跨学科学习到底该怎么进行?简单来说,跨学科指的就是“知识与技能”的跨,在一个内容的学习中,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但受目前分学科教学、单课时课堂教学的影响,大家似乎很难从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到“跨学科”的思维中来。但其实,“跨学科学习”其实是可以有多种教学方法来进行组织。例如“STEAM教育”就是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的跨学科学习;“项目式学习”是在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时,需要运用各学科的知识,例如排练话剧、组织展览、房屋装修等,这些项目都不可能只用一个学科的知识就能解决;除此之外还有“大观念”的学习,大观念本身具有迁移性,可以迁移各学科的知识进行理解;“主题式学习”,以“主题”为核心,(如“爱国”)展开各学科的教学等等。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必然是实践的,若是以传统的讲授为主要形式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就失去了其价值。因此,在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时,教师要注重在课内课外同步进行学科实践。
周嘉琪老师:学生在项目化学习当中,它所占的作用是一个主体地位。他在项目化过程中,完全要靠学生自己。无论是基于问题,无论是基于情境基础上的一种思考、一种实践、一种尝试,一定是自我为主的这样一个主体论。那么,这个时候老师在项目化学习当中,它起到支撑作用。在学科知识得有一定主导权,有一个整体架构。这样,老师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架。在这个时候,学生可能对知识还没掌握,这时候,老师就要对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实践探究的过程当中,我们要提供必要指导与理论支撑。项目化学习,最后呈现给我们的一定是一个作品,这个作品一定是有评价,评价之后我们会来投票,选出在这个项目里面最好的作品是哪一个。因此这个概念里面讲到这么几个知识点,无论是采取一种问题、素养来挑战一种范式,还是说设置情景任务来统领学习。在学习过程。孩子是主体作用,老师是支架支撑作用,在学习过程当中的是一种合作探究方式,最后它一定是一个学科里面。一定是一个作品呈现的,至于这个作品是怎样的作品,可能由于各个学科差异,它会呈现出不同的类型。
吴爱华老师:教材是数学教师开展跨学科学习的重要参考,教师还可以阅读其他学科的书籍、杂志,不断丰富自身知识结构,提升跨学科素养。当面对不熟悉的跨学科内容时,教师应虚心向其他学科教师请教,了解不同学科间的差异与联系,以促进不同学科间的深度融合。但跨学科内容不能拘泥于教材,教师更应从社会生活中、校园实践中乃至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发现数学元素,并将其转化为教学形态的跨学科素材,以此组织开展跨学科项目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中发展关键能力,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高佩玲老师:教师应重视跨学科教学,积极探索跨学科教学的可行之策,以求发挥出跨学科教学的最大价值及优势。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已经有效推进跨学科教学,所取得的成果值得肯定,教师应该注重将语文课程教学与多种学科领域知识有机融合,帮助学生掌握阅读写作知识的同时,提升其综合素养和跨学科学习能力。与此同时,在实施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其中的“度”要坚持立足于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能力,避免跨学科教学活动超出学生的当前认知。相信通过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的实施,我们能够培养出更多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铺平道路。
钮晓萍老师: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融合跨学科学习和项目化学习,综合两者的关键特征,其不是简单拼凑不同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而是在解决真实而复杂的问题中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产生整合性的成果与理解。如今的语文学习,正渐渐弱化对单一知识的巩固训练,整合是未来趋势。不仅是语文学科内部的整合,而且不同学科知识也会相互碰撞、补充,从不同视角中融合产生新的理解与成果。未来需要复合型人才,需要拥有解决不同领域问题能力的人,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或许便是打开此门的必经之"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