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是生命影响生命,生命温暖生命的旅程。我们始终坚信:“研”途一路花开,众行定将致远。带着收获与喜悦,怀着希望与憧憬,我们低年级数学教研组又走过了充实饱满、蓬勃发展的一个学期。一学期来,全组教师认真执行教学教研计划和学校工作计划,立足课堂,以“自主学习,高效课堂”为轴心,秉承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数学素养,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数学老师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着力提升素质教育
1.研读新课标,践行新理念本学期,为落实新课标理念,构建高品质课堂,数学教研组持续开展人人研读新课标活动。在理论的学习中进一步把握新课标的新理念、新要求和新变化: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加强实践感悟,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进一步提升教师在学科素养和教育教学方面的能力,切实将“双减”工作落到实处,促进课堂教学更优质更高效。
2.重培训学习,学思想引领。借助各种学习平台与苏州市组织的各项活动,数学组教研有了更多新思想的引领。我们在进行集中学习的时候,深感教学需不断扎根课堂,向下汲取养分可以收获满满的教育前沿知识,向上不断生长可以总结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同时教师们还需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从而真正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二、加强常规管理,扎实推进教研与备课
1.团结合作,齐抓常规
数学教研组团结一致、积极合作,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和要求,并依据本学期的教研工作计划,扎实地做好教学常规工作。教研组定期开展教学“七认真”检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活动,全面提高本组数学教学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
2.集思广益,回馈课堂
教以共进,研以致远。教研组每周定期开展集体备课、专题研讨及理论学习,同年级组教师在集中研讨的过程中紧紧围绕着就教学过程、重难点突破和学生学习反馈等方面展开有深度的交流探讨。这种集众人智慧聚一股合力的教研氛围,更好地推动了数学组在课堂教学方法上的优化和成功教学经验的分享,以此掀起的浓厚教研热潮也将更好地回馈课堂。
3.以研促教,助力成长
数学组每学期开展的人人一节优质课的听评课活动,是一种以“研、讲、评、议”为一体的教研模式,旨在充分汇聚集体智慧,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打造优质课堂为教研的落脚点。公开课活动的开展为青年教师搭建了展示风采和交流借鉴的平台,同时也为全校教师提供了观摩与研讨的机会。这也证实了每一次展示都是一次磨砺,每一次“亮剑”都会有一份收获。同时,教研组尤其重视评课与反思环节,在每位教师开课之后,教研组会及时分析课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寻求改进的方法。这种群策群力的教研模式,能更快速地引领教师去研磨一堂精品课,教师也在这种磨砺中可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三、加强研究学习,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本学期,我校数学教研组以科研为载体,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能力。每位数学教师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积极撰写相关的教学案例,并开展课题研究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了教学质量,同时也为教育科研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低段教研组还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与总结。每次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们都会认真进行自我反思,分析课堂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并在教研活动中与其他教师分享教学经验。通过反思与总结,教师们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并通过不断调整和改进,使教学过程更加高效。
此外,我们还组织了校内的小学数学素养竞赛,鼓励学生在竞赛中挑战自己、提高自己。通过这些竞赛活动,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通过与其他班级学生的竞争和合作,学生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
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个别教师教学方法创新不够
虽然集体备课和教学反思活动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学习和交流,但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创新不足,仍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为主,教学活动较为单一。部分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2.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深度不够
尽管我们在数学思维培养方面做出了努力,但由于低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基础差异,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仍存在差异,部分学生的思维深度和问题解决能力不足。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特别是对一些思维较为薄弱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3.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有待加强
尽管教研组通过自我研发和资源共享,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课件,但由于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部分教学资源的整合和使用效率较低。未来需要加强资源共享和整合,提升资源的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