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主题】节俭养德
【实施单位】吴江区梅堰实验小学
【活动对象】一到六年级全体学生
【活动背景】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氛围”重要思想,进一步增强学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意识,促进学生在“节俭”的实践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勤俭节约的美好品质。
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每个人应当继承和弘扬的“传家宝”。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富有的当下,倡导俭以养德,让节俭之美彰显现代人的价值追求,更加显得意义深刻而非凡。2022年梅堰实验小学开展了“节俭”德善品格课程,让学生在课程学习实践活动中提升节俭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力所能及之事。
【活动目标】
1、节约是一种美德、一种远见、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责任。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进一步强化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让勤俭节约精神不再是纪念馆里陈列的纪念品,在每日的学习与生活中,让勤俭节约成为习惯,把责任意识根植心中。
2、意识到勤俭节约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从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张纸做起。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传统美德,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的光荣任务,传承文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活动流程】
(一)让文具不再流浪
1、观看学习用品的制作过程,知道所需的原材料和所花费的工艺,感受来之不易。
2、寻找并认领自己丢失的学习用品,树立保管爱护自己学习用品的意识。
3、优秀同学分享自己的保管爱护学习用品的经验,全班同学一起学习,起到榜样作用。
(二)节约水电从我做起
1、自查在校有没有浪费水电的行为,互相监督。争创节水节电小妙招,并付诸实践。
2、学会认读水表、电表,记录家庭每周水电用量,努力做到节约。自觉践行循环用水,培养简朴的生活方式。
(三)垃圾也能变变变
1、将垃圾回收再利用,制作小玩意。
2、将身边的垃圾摇身一变,变成一件件精巧的环保时尚装。
活动一:让文具不再流浪
活动时间:6月份
活动对象:一二年级
活动地点:教室、家中
活动内容:
1.通过晨会、班会演示学习用品的形成过程,知道所需的原材料和所花费的工艺,感受来之不易,应好好保管。
2、通过班会晨会、晨会让学生上台认领自己丢失的学习用品,针对仍旧找不到主人的剩余物品,可作为班级奖品,让学生选取最喜欢的用品,好好保管。
3.选出班内最会整理学习用品,且善于保管爱护自己学习用品的同学,让这位同学分享自己的经验,全班同学一起学习,起到榜样作用。
设计意图:
从同学们熟悉的学习用品入手,让他们了解学习用品生产的不易。在老师的帮助下,找到自己丢失的学习用品,并加以珍惜。让他们从实践中明白,要爱护保管好来之不易的学习用品。
插入一二年级图片
活动二:节约水电从我做起
活动时间:6月份
活动对象:三四年级
活动地点:教室、家中
活动内容:
1、利用班会、晨会自查和互查有没有浪费水电的行为,争创节水节电小妙招,并付诸实践。
2、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会认读水表、电表,记录家庭每周水电用量,和家人共同制定节水节电办法,自觉践行循环用水,培养简朴的生活方式。
设计意图:
在学校和家里都围绕节约水电展开头脑风暴,在讨论中,设计好节约的好点子,力求在实际生活中可操作、能推广,真正做到节约水电。
插入三四年级图片
活动三:垃圾也能变变变
活动时间:6月份
活动对象:五六年级
活动地点:教室、家中
活动内容:
1、变废为宝“小制作”
学生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将垃圾回收再利用,制作出一个个富有创意的“小玩物”,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还使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的意识进一步得到提升。
2、创意设计“时装秀”
学生将身边的垃圾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件件精巧的环保时尚装,走上了时的舞台,将垃圾分类变成一种新时尚,引领学生讲文明、树新风,形成勤俭节约、爱护环境的良好风尚。
设计意图:
通过废品改造,让垃圾得到充分得再利用,实现了价值得最大化,落实了节俭行动,实践了的德善品格。
插入五六年级图片
节俭一个永恒的话题。此次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家长们的积极配合,同学们参与其中,乐在其中,明白了节俭是一种美德。让我们携起手来,用心投身到实际行动中去,以我们的责任担当,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