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梅教师·读写结合练13】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日期:2022-10-04 15:55:19  浏览量:402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张梦圆

 

“灌输”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主题“变形记”,目的旨在培养学生写作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巧妙引导学生自由的想象,把自己“变形”后的有趣经历描写出来。因此,他们的习作理应天马行空,奇思妙想。可是,当翻开孩子们的习作草稿时,我陷入了沉思:全班44名同学,35个孩子描写了自己变形蚂蚁,并且这些经历大同小异,无非是自己变成蚂蚁后,在寻找同伴或返回巢穴时历经磨难。最后来句感叹“啊!蚂蚁太不容易了,我们要保护动物,更要保护蚂蚁……”

有几个学生描写蚂蚁的历险,可以理解,毕竟书上有关蚂蚁的范作。但当我翻开一本又一本习作,居然满是“蚂蚁”字眼,我的内心有些崩溃:这群学生怎么啦?难道写作文都没有自己思考吗?为什么一点都不愿意动脑筋呢?“这是偷懒行为啊。”我有些无名之火冒上来。

 

我努力静下来批改桌上的这些习作,突然想起课上讲解习作要求时,是自己怕孩子们不会写,就举了蚂蚁的例子,并且详细到给他们作文框架都列出来了,这群孩子认真地听进去我的话,又将我的想法并付诸于笔端,变成他们的文字。相反有极少学生没有按照教师要求,反而细腻展现的对自然的观察、对社会的拷问乃至对人性的思考,无不让我为之赞叹:老鹰究竟爱不爱蓝天?大树是否想成为家具?病毒真的能这么猖狂吗……

    欣慰的同时我在反思:为什么这学生能够写这么好?他们贵在展现了自己的独立思考,没有被我这个老师 “灌输”后恶果所束缚。 一位我很尊敬的教育前辈曾说过:“你最好的灌输,无非也就是把孩子教成另一个你。”是啊,教育孩子目的,不在于传授和灌输某种外在的、具体的知识与技能。教育是要从心灵深处唤醒学生沉睡的自我意识、生命意识,促使孩子价值观、生命感、自我觉醒,以实现自我生命意义的自由、自觉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成为全新的自己。

唤醒    

    “老师,每天看你这么忙,那你为什么要选择成为一名老师?”班里最调皮的那个男孩子却反常地一直拿着跳绳在我身边打转,我有些疑惑,因为他平时最爱体育课,一向是冲向操场那批学生中的“领队”。突然,他问出了这个让我出乎意料的问题。

当时我的脑海中闪现过无数的答案。见识过各式各样的学生,他们或文静,或调皮,或勤奋,或懒惰,或聪慧,或愚钝……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各自的闪光点。每当看到他们在课堂中那一双双闪亮的、充满渴求的眼睛;那一只只高高举起,犹如“雨后春笋”般的小手;那一张张洋溢着灿烂笑容的脸庞;那一次次为班级争得荣誉的奉献;我的心里似乎对那个即将出口的答案更加坚定些。“我想要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看着那个男孩子亮晶晶的眼睛,我温暖的回答他。

 

    “老师,那你能够推动小宇吗?”我猜他大概听懂了我这句话的意思,明白我在拿树和云做比喻,因此他举了班里最差的那个孩子,那个孩子上课从来不听讲,作业也都不愿意写,各科老师都拿他没有办法。

    “我觉得我推动了,你注意到小宇会在课间拿着作业本到各科老师办公室补作业了吗?而且他上次回答出了你们其他人都不知道的问题,还很在意我们的梅花卡”他想了想,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那我被推动了吗?”没想到“厚脸皮”的他竟然也有不好意思的时候,对自己怀疑起来。

 

    “你觉得我推动你了吗?”虽然我认为自己推动了他。他在我接手这个班级之后确实较之前有了很大进步,但是我很想听听他是怎样说的。

    “推动了,我最近都有按时做作业,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在放学后被老师留下来了,上课的时候我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作文写得好,还被老师您贴在黑板上优秀作业栏目中让大家学习,读书笔记也拿过好几次星,还拿过好几次梅花卡……”看他认真地如数家珍唠叨着自己的进步之处。突然之间,我对雅斯贝尓斯的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教育并不是一个人去雕琢另一个人,而是在共同成长的过程中相互陪伴。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就像树与树,云与云之间也是平等的。树与树之间的摇动本质上是共同成长,云与云的推动也是共同向前;而教师的灵魂与学生的灵魂是共同唤醒,教师唤醒学生,学生唤醒老师,在互相唤醒中,我们都能共同成长、共同向前,成为“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