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学生与课堂彼此的成全
文|孙颖
教育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活动,教师提供支点与平台,捕捉孩子思维的律动,唤醒他们思考的意愿,引领他们向着明亮的前方生长。而学生则是课堂上最活跃的因素,他们会给老师的课堂创造无数种可能。我们要做的,就是充满期待,循循善诱,唤醒学生内心的力量,帮助他们成为独一无二的优秀个体。
近期我正在现代诗歌教学。现代诗歌本身难度较大,对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如何深入浅出地对现代诗歌进行讲解,让小小年纪的孩子理解诗歌,感受到诗歌的美好,是一件费脑筋的事情。诗歌语言简练,而情感往往含蓄隽永,这就需要学生运用丰富的想象,敏捷的思维来感受未曾被诗人直接表达出来的内容。
讲解《绿》这一课时,讲到“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一句,学生脸上的神情无一例外都是疑惑,有学生直接指出:“老师,风、雨、水、阳光都是没有颜色的,诗人怎么会说它是绿的呢?”很明显,他们只从字面理解了诗句意思。如果注意力只放在诗中的文字上,是很难理解诗句的,更别谈感受诗歌之美。
课堂慢慢陷入沉寂,我知道单讲文字是没办法把这群小孩讲通,便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大家在生活中或者电视上见到的湖水是什么颜色的?”一句话刚说完,马上就有学生接话茬:“我见过,湖水是绿的,因为湖里有水草!”我紧接着发问:“你们还见过哪些绿色的水?”同学们恍然大悟:“小河的水是绿的,因为河边有苔藓。”“池塘的水是绿的,它倒映了四周郁郁葱葱的树……”教室沸腾了,学生的小手高高举起,响亮而欢快的回答声不绝于耳。由此,他们还想到了其他各种各样的绿:蜿蜒的小径是绿的,清晨的露珠是绿的……再回到我们原本的问题上来,答案也就不言而喻了。看!学生的想象力多么丰富,我们只要点燃一点亮光,他们就能燃起整片光芒。
在教学“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这一节时,我不禁犯了难,“集中、挤、重叠、交叉”都是动作指向非常具体的动词,但“绿”是颜色,颜色怎么能“挤”,怎么会“重叠”“交叉”呢?看来我得给个范例。当我举例指出草坪的绿是拥挤的,学生们立即开动脑筋找起了“重叠”“交叉”的绿:苔藓的绿是拥挤的,树叶的绿是重叠的,爬山虎的绿是重叠的……
短暂的激烈讨论过后,教室渐渐安静下来,因为还有一个棘手的难题没有解决——“绿是如何交叉呢”?同学们低着头,冥思苦想。时间一秒一秒地流逝,我扫视全班,看着学生们把头垂得低低的,便准备公布我的答案。这时,一道略带犹疑的目光向我投来。我立即请这位同学说出他的想法,“瓜藤攀在瓜架上,攀在树上,攀在了其他植物上,就形成了绿的交叉……”他轻而缓地说出了这句话,我喜出望外。多么细致的观察,多么神奇的想象,多么美妙的画面!我暗暗惊讶:他所说的“绿的交叉”,比我想到的更有诗意、有意蕴。我庆幸在这个课堂上,收获了这份难能可贵的充满诗意的回答。
《繁星》(七一)一诗中,“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的描写温馨而美好。当让同学仿写时,部分同学这样写:金黄的梅子,饱满的杏子,雪白的麦花。这样的仿写让人觉得冗长而又乏味,没有理解诗歌的内涵,仿写只是流于形式。为了让学生意识到这样的仿写是有问题的,我便进行了这样的反问:“诗人写园中、藤萝的目的是什么?你写梅子、杏子、麦花,能起到同样的效果吗?”受到启发,有部分同学能交出不错的答案:月下的田野,村边的小河,父亲的身旁。这就不仅形式对应上,主题也相关了。
课堂的主角从来不是老师,而是学生,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舞台。当学生愿意表达时,一定要给他们一个机会。尽管他们有时会“胡诌”,但是我们不应该害怕这样的“节外生枝”,而应该在学生的“胡诌”里找到恰当的教育契机,这也许能让学生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教育本身就不该是按部就班的传授,在教师引导下产生的思维碰撞才是教育的价值。课堂上学生思维火花的闪现,涌动的是学生觉醒的灵性和生命的智慧。学生思维产生灵感的过程,才是课堂最珍贵的瞬间。教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思维的溪流越过荆棘、穿过沙漠、绕过丛林,一路欢歌。
学生给课堂以精彩,课堂回馈学生以成长,这是一场彼此的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