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与总结】让科研活动向“精品化”迈进
日期:2025-01-09 08:51:44  浏览量:0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吴江区梅堰实验小学教科工作总结

梅堰实验小学教科室

 

让科研活动向精品化迈进一直是梅小教师追求的目标。回顾这学期活动,我们在感受工作紧张、忙碌之时,更为教师们今年在“省教海探航”、“省基础教育研究论文”等大赛成绩突破振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提升文化内涵,狠抓科研队伍建设,着力培养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成长教师,成就学生,成功学校,有效提升梅小内涵发展。现将一学期梅小教育科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注重课题深度研提升教师研究品质

教科室继续以学校苏州市教育科研十四五主课题《“三学”联动的启智课堂实践研究》为引领,带领各类课题团队提前规划、制定方案、规范研究,做好各类课题研究与结题准备工作,在本学期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学校主课题苏州市教育科研十四五课题申玲燕老师个人苏州市教育科研十四五课题都进入研究尾期正在为结题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月19日,梅堰实验小学教科室开展了“开题启智明方向 科研赋能促生长”区第十批双学年课题开题汇报活动,标志着我校19位课题主持人从最初的课题构思、设计、修改、申报、立项后,真正意义走向实施研究阶段。

9月份,我校王雪芳、吴志强等6位老师成功申报吴江区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专项课题,进一步扩大了研究力量与研究基础,这一次与往年不一样的是行政骨干带头主动申报,起到了带头示范研究效益。

10月17日,梅堰实验小学教科室整合吴江区国家课程高质量专项课题开题论证暨区第十批双学年课题中期汇报,开展了“开题论证明思路 中期汇报促成长”课题汇报活动。来自我校23位区级课题主持人汇聚元仁楼参加交流学习。

11月份,戴西洋老师独立主持的江苏省教育学会十四五个人课题已申请结题,应该在近期就有结题消息。同时,戴老师又积极申报了2025年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五五”个人课题,期待能收到好消息。前一周,学校教科室刚刚收到了张晓兰、李萍老师的苏州市教育学会十四五课题结题证书,圆满完成自己的研究周期。这些省市教育学会的老师课题研究收获了研究成果,提高了研究兴趣,推动了学校课题学术研究氛围。

总之,这些草根式课题研究,为教师未来发展提供无限可能。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营造良好校园科研文化的重要抓手,是推动学校科研水平的助推器。今年非常可喜的是我校的主课题获评区级优秀精品课题顺利结题,是这是对教科室工作的肯定与鼓励。

二、注重好文一起读浸润教师书香致远

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转变,需要教师做一位自觉学习者,而阅读能实现自我学习、自我成长。让阅读成为梅小教师的一种习惯,化为一种信仰的力量。

上半年,教科室组织梅苑教科协作组、闻梅书社成员,统一阅读钟启泉教授教师阅读那些事》等教育书籍以及《江苏教育》教育杂志,这类教育书籍学术前瞻、内容鲜活、案例丰富、专是一线教师自主学习和自主生长的资源库、信息源。下半年,统一阅读杨九俊等老师新课堂怎么办》书籍,组织全校教师群体阅读,并重点组织梅苑教科协作组、闻梅书社成员研读并写作让梅小教师们在诗意的光亮中追求幸福教学,幸福工作

2月19日,梅堰实验小学教科室组织闻梅书社、梅苑教科协作组成员开展了“师能是教师发展最大的‘能源’”阅读主题分享交流活动。本次活动由教科室戴西洋主任主持。

4月28日,梅堰实验小学教科室组织闻梅书社、梅苑教科协作组成员在元仁楼会议室开展了“悦读:为未来而教而学”分享交流活动。

8月30日,梅小教科室组织梅苑教科协作组、闻梅书社成员开展了“拾起一角读书梦”主题阅读分享活动,本次活动由张晓兰老师主持。  

11月16日,梅堰实验小学教科室组织闻梅书社成员开展了“阅享美好  研学酱园主题沙龙活动梅堰实验小学校长徐侃与20位青年教师开启一场温暖、温情研学之旅。

本学期,我校梅苑教科协作组成员张晓兰老师获得吴江区第三届大阅读成果“阅读贤师”教师先进个人我校同时获得吴江区第三届大阅读成果集体奖,希望再继再励,能再次取得阅读方面的区级荣誉进一步推动了我校青年教师的阅读热情。

三、注重热点大家谈助推教师思维成长

教科室组织全体教师依托“梅小讲坛”开展相关热点大家谈交流活动。

9月27日,“吴江区卓越校长创新培育计划项目(第二期)”北京师范大学项目组入校指导活动在吴江区梅堰实验小学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中,有幸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鲍传友,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教研员、中国教科书评价与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暴生军,北京师范大学庆阳附属学校创校校长、南京赫贤学校总校长孙定国三位教育专家为梅堰实验小学的未来五年教育发展规划提供了专业的指导。

1115日,我校特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周勇教授、吴江区教科室副主任徐建林、吴江区江城思贤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金培雄三位专家为梅小课程实施方案给予专业指导。

1119日,学校有幸邀请了江苏省漫画协会会长戎锋、江苏省漫画协会常务副会长、苏州市漫画学会秘书长、《姑苏晚报》主任陶开俭、吴江区艺术教研员王展鹏老师三位专家指导梅小美育工作。总之,教科室积极邀请各类专家聚焦课程方案、学科教学,美育发展等学校发展性问题,促发师生反思,畅谈自己的心得碰撞思维、激发教师生长潜能

四、注重课堂对比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而对比随堂课是一种有效促进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的“基石”教学。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是依赖个别优秀教师的示范课来提升,而是依靠绝大部分教师的随堂课精心浇灌。

为充分发挥吴江区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探索高质高效课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10月17日,吴江区2023年(下)小学骨干教师(语文学科)讲学团活动在梅堰实验小学顺利开展。

本学期是南校区民转公的第一个学期,本学区南校区引进了很多年轻的各学科的代课老师。为了让青年教师能快速融入教育教学的常态化,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10月份对南校区教师进行了随堂听课活动。

11月20日,江城思贤小学教育集团联合举办的2024年金秋开课低年级语文课堂研讨活动在梅堰实验小学举行。

9月到12月份之间,教科室、教导处、校长室联合开展了“促三学联动 燃启智课堂”新教师亮相课、随堂课活动、骨干教师展示课、师徒结对汇报课等多形式主题课堂研讨活动,有效规范随堂课教学、提升了课堂教学素养、锤炼了教师的课堂能力,提高了她们的反思能力。

11月份,学校举行了骨干教师示范课系列活动。此项活动共有44位骨干教师参与,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艺术、道法等多个学科,是梅小课堂教学的一次盛宴。

努力得到回报。本学期,我校张晓兰等老师获吴江区基础教育精品课一等奖,沈晨丽、徐婷婷、张晓兰、褚秋莉、吴琼等老师参加各级各类课堂研讨活动,进一步推动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水平与业务能力。这些老师获得成绩与平时注重课堂研究、对比观察是分不开的。

五、注重读写结合练引领教师成果意识

论文撰写是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也是学校科研成果展示的重要指标。教科室应对学校青年教师写作能力与实践要求,开始追求质量,不要数量,顺势引导激发教科骨干的写作潜能。于是推出【读写结合练 闻梅教师】微信专题接力赛形式。从9月份开始到12月份,目前已顺利推送117期教师专题推送教育随笔,既提升了教师的写作信心,也让教师自学习惯。长期的坚持,赢得兄弟学校们的关注,得到了校领导与教师们的重视与理解。

老师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可期的惊喜,特别是今年我校部分老师写作成绩取得历史突破。一年来,我校教师论文、案例、经验总结、教学反思、教学故事、读后感等均有收获。

9月5日,教科室组织认真评比了“闻梅杯”暑假教师读后感的评比,13位教师读后感获得一等奖。

今年我校教师在省五大杯论文评比中,取得了历史突破。我校张晓兰老师获得2024省基础教育研究论文评比特等奖、2024年省教海探航论文评比二等奖;李萍老师获得省优秀管理论文二等奖,戴西洋老师先后获得2024省基础教育研究论文评比特等奖、苏州市第九届艺术节论文二等奖;这些老师在五大杯的获奖激活青年老师的写作潜力,相信会有更多的老师在写作中获奖,突破了自己的写作界限,未来可期。

另外,在2024江苏省行知杯比赛中我校王莹、许露、徐婷婷、李萍、徐梦菲邓老师获二三等奖。在2024苏州市有效教学项目成果中,张晓兰、吴慧婷老师获三等奖。另外,十几位老师在苏州市陶研论文评比、苏州市优秀论文评比、苏州市教育小故事评比中几十人次获奖。总之,在今后的教科工作中,教科室努力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希望在今后活动多请实力专家、实践一线的专家来我校指导与培训,把各类教科活动做实、做细、学术化、专业化。

据统计,2024年一年我校教师发表40多吴惠婷、张春陵、徐侃等教师在《小学教学研究》学术期刊杂志上发表多篇有质量论文,这是在往年不常见。

一年来,教科室认真总结、编写了编辑《梅苑教科动态》2册,综合展示学校教育教学动态、教师阅读与写作、课堂对比、教科研成果和学生学习成长状态的内部刊物,文质典雅、构思精美,版面简洁。这些校级刊物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教科研成果的良好平台,成为开展校本培训工作的有痕载体,有效地激发了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2024年,我校教师虽在教科上取得满意成果的同时,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教师与教师之间教科能力的不平衡,教师之间阅读水平不专业,课堂研讨主题提炼不够,主课题研究缺少精品化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缺少力度有待提高等。因此,接下来教科室带领教科骨干要针对上述问题一一破解与努力解决。让我校教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