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是科研十四五开局之年。谁也没有想到,我们苏州中小学在开学前一晚上,因疫情出现重大险情而暂时停学。梅小教科室面对新情况,灵活调整科研计划,重点做好学校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十四五课题开题工作,以“省五大杯”论文为抓手,扎实有效开展系列教育科研活动。积极营造“问题即课题”的科研氛围,围绕“构三学联动,燃启智课堂”教科研核心主题,实现提升教学质量,师生共同发展目标,细化“五大科研活动”操作路径,狠抓“五个科研队伍”建设,着力培养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从而有效提升学校内涵发展。
一、工作重点:
1.做好各级各类课题开题工作,扎实开展课题研究。目前,学校层面成功立项苏州市教育科研十四五课题;个人课题方面,我校有18位教师立项吴江区双学年第九批课题,还有申玲燕、戴西洋、张晓兰、李萍4位老师分别立项苏州市十四五教育课题、江苏省教育学会十四五课题、苏州市教育学会十四五课题2项。因此,本学期重点做好各类课题的开题报告,积极设计课题活动计划,引导教师结合日常教育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解决问题,把研究过程与常态化的教育教学融为一体,让课题研究有看得见的成效,让老师们有看得见的成长。
2本学期,由于疫情影响,时间已经三月份。教科室需认真组织好教师参加“省五大杯论文评比”工作,通过“闻梅杯”校级初评筛选出优秀教师论文,督促获奖教师修改后,将邀请专家点评指导后,争取在五月份底教科室组织校级专家再指导,努力在去年“省五大杯”获得点滴成绩基础上,能再进一层。
3.抓好梅小骨干教师队伍、课题研究组、闻梅书社、梅苑教科协作组等队伍建设,把课题研究、读书分享、课堂研磨、写作交流等内容相结合,以此助力课堂教学改革。
二、工作目标:
1、积极围绕学校工作目标,以“构三学联动 燃启智课堂”为中心,以大力推进课堂教学为契机,引导教师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新课程精神,认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本学期教科室以苏州市十四五学校课题为工作重点,早计划、早落实、培育科研骨干教师积极参与研究。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做好其他个人各类课题的开题报告准备工作。
3、将认真组织教师参加省五大论文评比工作,强化教科研成果意识。
4、学校将加强科研力度,规范课题管理。以动态管理为抓手,以各教研组为基地,以学校网络为平台,努力改变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工作方式,进一步完善教科研制度,拓展教师的教育视野,加大学校的教科研氛围,全面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
三、具体工作要求
一)多途径开展常态化的理论学习
1.“好书一起读”
继续开展“书香润泽心灵,阅读丰富人生”读书活动。 教师需读三类书,教育情怀类、教育理论类、教育实践类。本学期,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继续阅读教育专业成长书籍,如朱永新的《教育,从看见孩子开始》;同时引导梅苑教科协作组、闻梅书社成员每月阅读《江苏教育》《江苏教育研究》等杂志,以上教师做好每月一次的要点摘录和读书心得(教科研手册)。教科室要适应青年教师阅读形式丰富性与主题性,本学期做好三个方面的读书工作,一是读书沙龙活动,每月一次。二是校园网站开辟读书专栏,督促鼓励教师读后感与随笔。三是科学指导闻梅书社与梅苑教科协作组成员的读书质量。
2.“热点大家谈”
结合校园网“梅小讲坛”平台,组织开展两月一次热点问题,“1.基于“三学”联动单的设计及运用的方法研究”。引导闻梅书社、梅苑教科协作组成员以及课题组成员教师研究,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实践,有所得谈感悟,并进行交流,碰撞。每次活动后组织教师撰写相关的学习感悟刊载在网站的专栏。
二)多层次规范品质化的课题研究
1.“课题深度研”
本学期是我校主课题苏州市教育科学立项课题《三学联动的启智课堂实践研究》开局之年,努力争创吴江区精品培育课题为目标,因此,学校主课题建设将向吴江区精品课题靠近。从一开始就认真做好我校主课题开题报告、课题行动设计课题等开题工作,为接下来的课题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做好我校18位教师吴江区第九批课题的开题汇报工作,通过开展课题汇报成果,促进主持人做好资料整理、课题手册的填写、课题论文的落实发表等必要工作,教科室要重视做好开题报告规范撰写培训工作,争取让每一位课题主持人能真研究、实研究。因此,开学后,将邀请区教科室主任来指导我校课题研究活动,能真正实现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因此,本学期教科室将定期组织开展课题交流活动,强化指导填写课题研究手册,及时指定学期研究计划,明确阶段目标,落实活动安排,不断改进课题研究的策略与方法,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有序进行。
总之,教科室明确责任,建立管理网络。由校长任组长,教科室指导,子课题组长组织实施,组员具体开展,做到分层管理,步步落实,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运行。注重培训,加强理论学习。组织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理论学习,聘请专家指导,更新教育观念,加强认识课题研究的实质和任务,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再次,强化过程,加强全程管理。实行课题组组长负责制,明确分工。课题组对课题研究要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对课题活动要做到前有计划,中有记录,后有总结与评价,使研究过程进一步的规范化、科学化。
2.“课堂对比看”
教育实践是检验科研水平的标尺。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形成经验,从而构成我们的启智课堂。本学期教师将继续抓好新教师亮相课、年轻教师的常态课,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注重日常教学管理。做好青年教师“一课三磨”、师徒结对“同课异构”、骨干教师“课堂展示”、成熟教师的研讨课等形式,紧扣学校“构三学联动、燃启智课堂”的探究、教学方法选用、教学评价落实等主题,开展课堂观察活动,展示研究成果。本学期教科室还将组织部分教科骨干教师与兄弟学校进行课堂交流比武,通过交流,开拓视野,增加科研力度。学校在本学期注重教研组建设,教研活动不能流于形式,要扎扎实实开展主题性的课堂观察活动,本学期拟开展“关注课堂流失率,提升教学效益”为主题的课堂观察以及观察量表分析。从而剖析课堂,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支招。
三)多方面推动成果化的论文撰写
2021年以来,我校教科骨干呈现你追我赶的喜人场面。张晓兰、戴西洋等老师在省管理论文中、苏州市有效教学论文评比中获一二等。这些成绩的获得,得益于我校重视科研工作中要强化教育科研工作的成果意识,创造激励性的科研环境,鼓励我们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把不断总结与提炼,催生原创性、高品质、有特色的研究成果,为学校发展找方向、添动力、创品牌。因此,本学期重点抓住科研骨干教师,做好各类科研活动,以科研论文成果化为突破口,提升教师的科研研究能力。
1.“读写结合练”
本学期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教海探航论文评比、省师陶杯评比、省管理论文评比以及吴江区“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论文评比等工作。1、教科室有目的、有意识培育参与我校苏州市主课题研究的老师、独立主持省、苏州市个人课题、吴江区双学年的老师们。这些老师绝大部分认真参与课题研究,注意课题理论性、研究过程、研究方法与课题的研究归纳。有撰写水平、有科研前瞻意识、接受过教科研的专业培训读撰写论文有很好的基础。培育好这些老师往往事半功倍。2、聘请专家。多方面邀请各学科专家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课题组老师们的理论培训、论文撰写等培训。同时邀请专家对培育对象的即将参加省级论文老师们成果论文精致打磨,精心尽力修改好参赛成果论文的选材、深度、结构、篇幅、形式、主题等。这学期三四月份组织一次青年教师、骨干教师论文“一文三改”培训活动,多方面鼓励这些教师参加论文评比。
2、“随笔共生长”
闻梅书社成员、梅苑教科协作组成员是教科室重点培育群体,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成熟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希望。自梅苑教科协作组、闻梅书社组建一年半以来,初步取得了成效,我校涌现不少教科骨干,在课堂教学、论文撰写、案例分析、教育叙事、教学反思、阅读等方面比往年有很好的成效。但随着长期的坚守,活动、形式、主题面临着瓶颈困境。因此,本学期教科室努力变化活动形式、主题、争取与兄弟学校交流来促发教科协作组成员们继续提升。需要引导鼓励教师们分类、分学科、分组阅读各学科的教育科研书籍,闻梅书社本学期以阅读教育杂志为主,让教师在课堂、活动、主题、案例中完美逆袭,促发教师们积极撰写随笔提升教师的写作水平。同时抓好教研组围绕主课题至少开展一次集中专业阅读、课堂研究、案例撰写为一体的活动,并形成文字稿选登校刊课题研究专栏,最终形成有特色、有品质的成果化科研论文。
另外我校科研成果形式,以“简讯”和“消息”“微信推送”等教科形式,定期向区教育局、教研室推送我校教育科研动态。继续完善科研专题网站建设,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科研专题网切实成为教师交流经验,沟通思想,互通信息的平台,成为学校的对外宣传科研成果和交流科研经验的平台。
四、具体工作安排
三月份:
1. 根据区教科工作精神制定教科工作计划。
2. 召开期初闻梅书社、梅苑教科协作组寒假阅读交流。
3. 闻梅杯寒假论文评比名单公布。
4. 线上热点大家谈。
5. 闻梅书社、梅苑教科协作组阅读、写作。
6. 开展第九批双学年课题开题报告活动
7. 开展学校十四五课题开题报告活动。
四月份
1.热点大家谈:基于“三学”联动单的设计及运用的方法研究
2.闻梅书社教育杂志阅读活动。
3. 邀请专家辅导市区十四五课题开题与双学年开题专题培训活动。
4.组织区“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5.编辑闻梅校报2022第1期
五月份:
1.闻梅书社读书交流会。
2.检查区第九批学年课题主持人科研手册。
4.与兄弟学校教科交流。
5.开展主题课堂研讨活动。
六月份:
1.热点大家谈:基于三学联动的启智课堂有效路径。
2.骨干教师读书沙龙。
3.编辑教科研动态。
4.发动教师积极参加苏州陶研会论文评比活动。
5. 2022年闻梅校报编印。
6.观摩区第第九批学年课题管理手册交流活动。
7.组织好五大杯论文打印、填表、上传等工作。
8.学期教科工作总结。
吴江区梅堰实验小学教科室
2021.2.29
- 上一篇: 【好文一起读】生长:“暑”你最精彩
- 下一篇:【读写结合练】“小”课题写就“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