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特色]  劳动中育人:课程基地建设
日期:2022-12-24 14:54:25  浏览量:771



沉浸式学习:“劳动+”课程基地建设方案

(苏州市吴江区梅堰实验小学 

一、指导思想

2022年,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课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统称:新方案),课程要求学生学习炒菜炖汤、种植蔬菜、饲养家禽等生活技能。我校的“劳动+”课程顺应课程标准的要求,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力量结合起来,为学生的劳动教育开辟更广阔的空间,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共同努力。重点开发以下五大“劳动+”课程,形成一个共性参与与个性化提升相融合的劳动教育体系,探究学生沉浸式实践体验的劳动教育规律,以期在劳动教育领域中开创崭新的教育模式,形成可操作可借鉴的表达范式。

二、项目实施目标

1.建设幽静雅致的育人环境

通过项目建设,使我校的环境体现自然天性,影显自然本色;顺应四季交替,彰显课程承载功能。使课程基地践行“时时学、处处学”的理念;彰显文化气蕴,学校在“劳动+”物质环境的建设上,努力传承与表达勤勉笃实、学习创新的文化追求,将它们融入每一块土地上、每一处景观中。努力建设好学校的耕乐园、水文化科普馆及校园十大景观系列。

2.构建新时代学生的成长方式

    结合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旨归,通过项目建设,丰富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探索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方式。帮助学生远离网瘾和电子产品带来的虚拟快乐,积极投身于全身心解放的“劳动+”课程,获得身心的健康成长。

3.形成内涵丰富的课程体系

学校以“沉浸式学习”为核心,着力打造“劳动+”课程体系,将国家课程、选修课程、家庭课程、实践学习和基地研学有机整合,通过稻米蔬菜种植、餐饮环卫服务、微项目实操、水文化研学等实践基地的固态学习,开展校园种植岗、节日作品展、厨艺争霸赛、自我服务章、发明小创客等活动,培养学生学科综合、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等的能力,形成正确的劳动习惯、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

4.形成“劳动+”的育人体系

我们尝试把我校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勤朴品格、实践意识、创新能力、美学精神的时代新人。通过项目建设,不断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学生活动,改变学习样态,协同育人主体,整体构建具有“劳动+”教育特色的育人教育体系。

三、项目实施内容

1.建设幽静雅致的育人环境

我们致力于打造劳动+课程体系,集群开发生态校本课程。农田里有教室,菜园里有学问的课程理念充分反映出一所农村学校的课程理念和办学价值取向。学校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工具,在原有传统教室、学科专用教室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造升级,建设温室大棚、无土栽培、人机互动的三D打印、智慧教室,吴文化水族馆等。同时,积极参与校外劳动基地的建设,在校外劳动基地大龙荡生态区通过开展“树木认领和养护”的活动,在庙头长漾里稻米文化中心参与现代化稻田管理和传统稻穗捡拾,引领学生“沉浸式”融入家乡环境建设。

2.开发沉浸式“劳动+”课程资源

课程是学生全部学习生活的总和,学校只有提供学生全景式的学习生活,才能促进学生的知识世界、社会生活世界及心灵世界的丰富和成长。为不同潜质、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学习的选择和帮助。学校积极转变课程观念,将原有的深度学习理念转入“三学联动”的“沉浸式”学习方式,以“”“研学”“拓学”三步走的方式,实现课程从无到有的创生。“预学”即劳动之前入园入境去观察、发现,以教师的先前经验去审视园中的一景一物,发现其蕴藏的知识信息、文化精神;“研学”即通过电子网络平台的学习和实践基地的劳作,获得知识、能力和心灵的成长;“拓学”即在研学的基础上,从单一走向众多,将知识变得更丰厚,从课堂走向生活,用课堂知识解决生活多个难题。 本项目着眼于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方式,重点开发以下五大“劳动+”课程,形成一个共性参与与个性化提升相融合的劳动教育体系,探究学生沉浸式实践体验的劳动教育规律,以期在劳动教育领域中开创崭新的教育模式,形成可操作可借鉴的表达范式。

“劳动+”国家课程——校本化。学校根据国家课程中劳动课的内容设置,结合学校的师资和地域特色,选择部分内容进行前沿和后拓,以“微项目群”构建的方式制订校本化的劳技课教学计划,让教研组集体备课,统一各年级的教学设计,从根本上保证“劳动+”国家课程的顺利实施。

“劳动+”选修课程——多元化。学校在“双减”和“延时服务”的背景下,以社团的形式增设选修课程,融入传统手工艺课程和现代人工智慧的STEAM课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历程,分享劳动成果,培养动手能力、挖掘创造力,感受劳动的美丽与魅力。同时,学生可以紧跟科技步伐,在现代技术的海洋中遨游。

“劳动+”家庭课程——清单化。学校依据劳动技能递进训练目标,制定各年级学生“劳动教育任务清单",明确任务要求。每学期初,学校下发清单,家长在家里根据清单要求逐项督促孩子完成任务;学期结束前,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清单完成情况并上交。

“劳动+”实践学习——项目化。学校围绕劳动能力的培养,规划意识的建立以及意志品质的锤炼,依托校内多处劳动实践基地开展项目式学习。课程主要让学生完成真实的综合任务,经历完整的劳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对项目实践进行整体规划,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术,不断优化行动方案,并且敢于在困难与挑战中完成行动任务。

“劳动+”基地研学——课程化。在家校社三方共同努力下,学校建设平望玫瑰园、庙头长漾里、大龙荡生态基地等多个校外实践基地,学校对所有校外实践基地的活动进行课程化设计,制定相匹配的研学任务单,明确课程内容,固定实践流程,确保学生在家长和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关的体验和实践环节。

3.搭建“互动分享”的交互平台

有两类平台:

一是线上平台。建立 劳动+课程云平台,打通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壁垒;加强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对接真实生活;节约人力、物力与财力,有效实现资源共享与整合,实现精细化管理。

    二是线下平台。通过在学校的活动场所、走廊、门厅和各场域内设立不同类型交流区,让学生交流心得;设立展示区,展示劳动成果;设立体验区,以触摸屏和人机互动的方式,借助VR虚拟现实设备和AI人工智能体验不同的活动;高科技体验区,借助技术的活动参与。

 

4.打造“协同育人”的教师团队

探索“劳动+”课程教育师资的培养机制。引导教师围绕 “沉浸式教育教学策略、教学案例研发、评测体系研制”等专题开展研究和学习,通过培训、公开课、研讨课等形式进行“劳动+”课程项目的交流与研讨,在实践研究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其一是学科融合式,以拓展课程为主要载体的学科融合式教学,因其本身就是在学科课程基础上的适度延展,故这是一种极为自然的融合。每位学科教师,从各自学科的教材出发,对相关内容进行增补删减。其二是主题统整式,注重跨学科、跨领域的整合,培育学生的横贯思维以及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其三是项目活动式,在“劳动+”课程中,对于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指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层进入,深度学习,教师主要发挥引路作用。

四、项目实施步骤

为了确保耕读教育课程基地建设工作能科学有序地进行,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将工作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229-202212月。主要工作:  

1.成立课程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委员会。制订课程基地申报表和实施方案初稿,在全校进行反复论证。

2.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宣传发动,形成人人参与课程基地建设的良好氛围。

3.抓紧建设一批专用教室,使“劳动+”课程各项目有一个正规、氛围浓厚的学习、研发、训练的场所。建设好人工智能教室。

4.丰富校内及校外“劳动+”教育内容,全面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5.建设校内农场,挂牌园区实践基地。梳理每个年级的“劳动+”教育项目,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劳动清单,让“劳动+”教育在家庭、社区、社会落地。开展好各年级的技能大赛。

6. 邀请苏州市劳动与技术教研员、劳技学科名师及其他课程专家团队,指导“劳动+”教育规划工作中的问题,促进课程项目健康发展。

7.修改完善课程基地申报表,邀请专家就申报方案进行论证。同时,制定、完善课程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231-202312月。主要工作:  

1.新建人工智能智慧教育中心、扩建耕乐园、水文化科普馆等用于课程教学和培训的硬件环境,同时做好学校相关配套硬件设施的升级工作。

2.充分发挥“劳动+”课程中心的作用,加强研究,继续开展丰富的课程项目,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在实践中完善我校的“劳动+”课程体系。

3.编写“劳动+”课程校本教材《智慧园》,不断充实“劳动+”教育课程中心,营造浓厚的课程氛围。

 

第三阶段:202312-20246月。主要工作: 

1.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扩大区域影响,强化辐射功能。通过展示课程基地的建设成果,与本地区学校合作交流。与相关学校和科研机构合作,进行教师培训,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思维,提高“劳动+”教育课程的研发和实施能力。

2.通过“劳动+”课程研发工作室的运作,提升本课程组的师资水平,发展或引进更多的专任教师,壮大师资力量,在此基础上,建立校际交流平台,进一步扩大课程基地影响力,提高学校特色建设水平。  

3.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课程基地的建设工作。认真总结课程基地建设经验,总结基于课程基地建设的办学特色,使学生以课程基地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常态化,建成符合要求的市级课程基地,形成梅堰实验小学劳技教育新亮点。 

五、项目实施保障

 在校领导的努力下,一方面成立领导机构,整合力量,积极筹措建设资金,争取政府和社会等各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加大课改宣传力度,激发师生双方面的积极性,加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方面的协调,为课程基地的申报积极备战。

1.组织保障

成立课程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由孙筱坤书记校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全面负责学校基地建设作的规划和实施。由朱耀琴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具体负责“劳动+”课程的开发、研究、实施、落实、考核等工作。成员由教务处等相关条线负责人组成,并发动广大教师广泛参与。

学校还成立了研究团队,主要由综合实践、美术、科技、计算机等学科方面的校内骨干教师组成,有较强的课程开发实施能力。

领导小组

组长:孙筱坤

副组长:杨小琴  朱耀琴  唐建荣

顾问:沈根荣 

工作小组:

组长:朱耀琴   副组长:吴永明

组员:王雪芳、戴西洋、吴志强、周建林、张春陵、沈晨丽、钱飞

2.制度保障

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协调会议,检查工作进度,分析存在问题,采取相应对策,确保按期完成既定目标。学校同时制定了《梅堰实验小学“劳动+”课程基地实施方案》,并着手制定和完善各项相关管理制度。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实行目标管理,绩效挂钩,定人定岗定责。以制度保障项目课程的顺利实施,激励教师全心投入基地建设。

3.物质保障

历年来教育局领导和镇党委对我校建设发展十分关心,尤其关注学校的特色发展。每年均会为我校顺利开展特色教育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在各界领导的关心帮助下,相信我校有能力对耕读教育基地建设所需要的硬件设施、软件平台、师资研训、资料积累和成果激励等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