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大家谈】“三学”联动学习任务设计与实施沙龙研讨
日期:2023-04-29 08:47:58  浏览量:435


            ----梅小开展学校主课题主题沙龙研讨活动

 

                            主题沙龙   互助同行

428日,梅小教科室组织高语组、课题组、语数英教研组长、梅苑教科协作组教师们汇聚元仁楼会议室,开展了“‘三学’联动学习任务设计与实施主题沙龙研讨活动。首先杨小琴副校长向大家阐述了自己学习任务的设计要点及实施意图与说明,随后与会代表围绕主题开展了热烈讨论。本次活动由教科室戴西洋主任主持。

                            沙龙研讨

徐婷婷老师:杨老师的《跳水》一课,最大的感受是整节课处在于学习任务驱动中。杨老师运用学习任务单,有回顾故事环节,指向的是学生能整体把握故事内容,锻炼的是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概括性。学习课文的过程,聚焦的是“是谁把孩子一步步推入险境的?”用侦探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现学生思考的多面性、深刻性。在学生学习前,已经预设了学生已知的和未知的,学习重难点和疑惑点,用趣味式、启发式的追问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在老师的一步步启发和引领下,变得更加智慧。整节课杨老师的任务单设计是有逻辑关联的,是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支架。在听课中学习了不同情境设计的意图,学习了如何解读教材,引入学习资源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如《半截蜡烛》的自主阅读学习。学习了任务设计的链性效应,而不是串式零散的提问问题。学习了关注学生学的现状、助力学生在课堂上有生长拔节的力量。

褚秋莉老师:小说一般都有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与情节相比,人物才是小说的灵魂。情节发展是为表现人物,人物的个性特色会推动情节发展。杨老师在教学时将课堂结构的重心落在人物品读上。“是谁一步步将孩子推向险境?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这两问即是本课需要达成的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核心目标。这两问牵动全文,这两问撬起了孩子们的思维,这两问也将课堂推向了高潮。在第一问中,学生化身为一个个小侦探,由于每个人的背景、经历、理解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的结论。在研读思辨“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是又一次的思维训练,杨老师敏锐地引导学生抓住船长的两次语言描写,透过语言看人物性格,从“船长、父亲”这两个不同身份同时出发,触碰他立体而丰富的形象。如果你是现场的水手或那位船长,你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吗?在入情入境的想象中,在切身体察中,在头脑风暴思索比较中,学生能更体悟“船长”的从容果敢和智慧超然。

 高佩玲老师:任务二:学做侦探——是谁将孩子一步步推入险境?要求学生在学习单上先写写谁是罪魁祸首,再到文中找出依据。这一整个流程其实就是一次思维的训练。杨老师首先让学生写出是谁将孩子一步步推入险境的?学生很快就填写出了猴子和水手两个答案,分别是猴子的三次逗弄和水手的三次笑。通过杨老师的引导,学生知道了原来每一次的笑都助长了猴子的气焰,激起了孩子的胜负欲,所以说水手也是罪魁祸首。学生也在一次次做侦探,寻找证据的同时深入了解了人物的思维过程。但是对于第3条横线该填什么却很有争议。有的说是孩子自己,也有的说是帽子,但是帽子只是一个物体,没有情绪,所以立马被否定了。很显然第3个罪魁祸首是谁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杨老师立马引导:这么多的险境都是谁设置的?学生终于知道了,原来第3个罪魁祸首是作者呀,这个问题又引导学生关注到了作者列夫托尔斯泰独特的思维,并且直接指向了小说的创作与阅读方法。总之,杨老师的这一板块设计得十分巧妙,条理也很清晰,通过一个大问题的引领,解决了这篇课文的一大重点与难点。

黄丽萍老师:杨老师设计了任务三学习推理,即引导学生思考船长从船舱里出来,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摇摇晃晃时他是怎么想的?学生在动笔思考的过程中就会想到:孩子掉在甲板上,必死无疑;跳入海中,虽有危险,但有海水作为缓冲还有生还的希望。用枪逼迫孩子跳水是为了不让孩子惧怕而犹豫,因犹豫而拖延时间,时间拖得越久,掉落甲板的可能性就越大,也就意味着死亡的可能性越大。思考到这些后,学生们也就理解了船长在走出船舱后的所思所想所行了,此时学生初次感受了船长的沉着冷静和机智果敢。杨老师继续推进,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没把船长这些心理活动写出来呢?有了这些思考后,学生就明白了船长从观察到分析再到做决定是在瞬间完成的,至此,学生再次对船长的沉着冷静和机智果敢心生敬佩之情,教学到这儿,学生对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思维过程及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也就更加水到渠成了。

卫华芳老师:题目为什么不是《跳海》,而用《跳水》呢?这两者又有什么区别?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觉得跳海是和死亡有关,是个比较沉重的话题;而跳水就显得比较轻松,平常。杨老师顺势做了点拨:跳海更像一种死里求生的无奈,而跳水,与运动有关,平常人也会做,是一场有惊无险,是一段华美乐章。那么,在我们成年人看来的惊险一跳,也许在他的眼中,只是一个好玩刺激的游戏,只是一种充满魔鬼式的欢乐。而经历了这生死一跳的孩子,也将得到蜕变,真正成长为船长的儿子,一个勇敢的男子汉。所以,这跳水,对孩子来说,是危机,更是成长的转机,是他人生中一段华美的乐章。毫无疑问,跳水这个题目是最契合文本的。所以,这一环节设计的意义在于:经过这样的一次思辨,学生不仅得到了思维的提升,也能领略到真正的文学大师,就算再普通的一个题目,也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邀请专家把脉主课题方向,落实主课题研究任务,跟进主课题课例研究,推动主课题主题研讨,层层跟进、步步压实,让梅小主课题研究真正深入课堂,向纵深处漫溯,实现引领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