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练】耕耘结硕果 砥砺再扬帆 -------梅小教师在各级论文比赛中捷报频传
日期:2023-12-15 08:42:29  浏览量:26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梅堰实验小学的教师们在教科研方面,经过一年的辛勤耕耘,终于迎来了收获的时节。近悉,我校多位教师在2023省“师陶杯”、省“优秀管理论文”、省“行知杯”等论文大赛评比中喜获丰收。来!让我们一睹获奖教师风采吧!

                    获奖感言

                                                         张晓兰老师连续获得2023年省“师陶杯”“行知杯”一等奖

2023年12月5日,我非常幸运能有机会参加在无锡举办的2023年江苏省“师陶杯”论文评选颁奖活动;12月10日,又马不停蹄参加了南京的江苏省第十五届“行知杯”优秀论文评选颁奖大会暨“行知伴我成长论坛”活动。作为一等奖获得者吴江教师代表之一的我,能同时参加两场省级盛大颁奖活动,应该是我个人难得的人生经历。现场聆听了张菊荣、辜伟杰等数位教育专家精彩讲座以及获奖代表关于教学与写作的经验分享,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专家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传递教育的真谛。让我看到了教师作为主动和自觉的人,要敢于在教学变革中锤炼自我,在论文写作中提升自我,更好地进行自我进化。

在教科研写作的这条道路上,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笨拙的人。幸运的是,今年机会垂青于我同时获得了省“师陶杯”一等奖和省“行知杯”一等奖,应该只是我教育写作旅程中的一个“逗号”,是对自己之前写作步履不停的肯定,同时也激励自己继续沐光而行。

一、不容忽视的教育随笔

回想2020年秋,学校教科室成立了梅苑教科协作组,15位青年老师在杨校长和戴主任的带领鼓舞下,开始了记录随笔的旅程。由开始一周1篇600字上下的教育随笔再到两周撰写1篇教育随笔加码到1000字以上的篇幅,既是教科室硬性“作业”,也是给自己定下目标。

我跟随着教师写作同共体的脚步,轮番撰写叙事随笔、教学反思、读后感、案例分析等内容,开始踏踏实实撰写好每一篇稿子。找不到素材的时候,会催生自己去努力挖掘与发现,阅读和思考,做个教育的有心人,更细致地观察儿童的学习状态,他们学得好不好?哪里不好?是自己教学中哪个环节实施得不好吗?这一个个问题,伴随着对自己教学工作的反省。我在千百字的随笔中,学习如何提炼小标题,如何让文章阅读起来更顺畅,也为之后撰写4500+字的论文奠定基础。

二、反复修改的教学文章

自己求学时有位老师曾说,“文章写好后,不要急着投稿。放一段时间,回头再看再改。”我当时不理解,因为有一些文章是研究热点问题的,那放一段时间后,岂不是“不热”了吗?现在,自己写论文了,逐渐体会了老师的话。每次修改文章,其实是在破除自己的固有思维,实现自我突破。文章可以先自读,也要乐于和其他老师进行交流与评价,聆听意见。

从选题、小标题的拟定、文章的结构、以及语言的表达都是不断修炼的过程。修改的过程可能枯燥和孤独,有时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一个词语代替;有时会遇到整个段落删除重写,这些都是常有的事。以这次获奖的两篇文章为例,写作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每篇大大小小修改都不少于4遍。教科研写作不是空研究,而是在课题、课堂、阅读、思考中自主领悟,在行动中发展自觉性,形成可感、可知、可行的状态。

黄丽萍老师获得2023年省中小学幼儿园优秀管理论文二等奖

我认为论文写作的第一步是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课题。一个合适的课题应该是有趣的、聚焦的、可讨论的。有趣指研究的问题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并激发对此研究的好奇;聚焦指研究课题应该集中在特定的主题或领域上,避免广泛、模糊的研究范围,使论文具有深度;可讨论指研究课题并没有一个“是”或“否”的简单答案,而需搜集资料、综合分析,观点有辩论价值。一个明确、有意义的研究问题不仅可以引导整个研究过程,确保研究的内容和要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还能够提升论文的质量,避免泛泛而谈。

 此外从师傅的修改意见中,余主任的现场把脉中以及线上专家的推荐分享中,我深知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得多听,多看,多学习。撰写一篇论文其背后广泛的知识积累是必要的。然后就是不断地推翻重来,这个过程的确很煎熬,但就像是打怪升级,具有挑战性的同时也能带来成就感。一篇论文的写成,绝对不是一个人的闭门造车,而是一群人的携手共进!

  本次获奖,我自知是占了小学科的优势,这两年学校领导有意让我将工作重心放在综研学科上,的确,相对于语文这类大学科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我这条综研这路虽走得孤独且艰难,但实在还是幸运的了!

朱耀琴老师获得2023年第十五届省“行知杯”一等奖

很意外,也很幸运,教科室帮忙推荐的又一篇文章获奖了。说起来,写作方面真得感谢课题研究。

其实,年轻时候的我也害怕写文章。写,只是停留在描述阶段:描述课堂现状,分析得失成败;描述学生故事,记录校园生活;描述行走所见,分享独到见闻。千把字的小文章,日记的形式,随意洒脱,只是为了记录生活点滴,供自己随手翻阅,感叹人生百态,时光流逝。

写作的转型得归功于“十一五”国家级课题的研究,撰写课题开题报告、中期汇报材料、课题论文、课题结题报告,一系列规范化的写作,让我的写作由随意走向了规范。尤其是一万五千多字的课题结题报告经历了一而再再而三地修改才得以定形,过程是煎熬的,但个人成长是快速的。五年的国家级课题研究,引领我跟着学术界的前辈们走向省内外,增长了见识,积累了写作的素材,提升了写作的能力,能顺利参与省级 “十二五”、 主持省级“十三五”的课题研究。

吴惠婷老师获得2023年第十五届省“行知杯”二等奖

在教科研成长之路上,最艰难的莫过于撰写论文。每次接到任务,我总是忧心忡忡,生怕头发薅了大半,文稿只写了一半。

然,该走的路,一步也少不了,我们只有硬着头皮上,这个过程犹如蚕宝宝吐丝,先“作茧自缚”,然后“破茧成蝶”,整个过程虽然非常痛苦,但是收获也令人欣喜。一篇有灵魂的论文,无论从选题,还是立意,甚至是布局,都需要我们精心设计,仔细雕琢。此次论文,我立足于教学实际,根据低年级学生语用能力现状,层层展开,从原因入手,狠抓措施,最后形成一篇质量较高的论文。

这次我参加省“行知杯”论文竞赛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首先要感谢学校一直对我们支持与督促,是你们给我的压力使我有了前进的动力;是你们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指导我修改,最终成稿,才能在竞赛中榜上有名。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会在教科研这条路上砥砺前行。

 

徐婷婷老师获得2023年第十五届省“行知杯”三等奖

工作群中出现一条省“行知杯”论文获奖信息,细细一看,竟有自己名字。虽有意外之喜,却深知包含着教科室老师的良苦用心。每次有论文评比的机会,教科室总会在群里通知,又用心的给老师单独发信息,给予论文写作的相关方向。论文获奖对于自己而言不仅是一个结果,更重要的是激励着自己用学习的心态,更新和建立自己的理念体系,平时多看教科室精心挑选的教育杂志和教育类书籍。多读多实践的过程中多反思教学中好的方面和不足之处,用文字随时记录下来,变成教学研究的有效素材。论文写作可以化为前进的动力,推动自己成为专业的教育人。

 

   徐梦菲老师获得2023年第十五届省“行知杯”三等奖

我非常开心能在省“行知杯”论文评选中获奖。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科研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我将继续坚守初心,且行且思,在思考中提升,在进步中收获。我会今后不断实践、总结、反思、撰写,争取来年取得更好的论文成绩。

           活动回顾

为了推动梅小教师自觉投入到教科研写作活动中,营造浓郁的科研氛围。一年来,梅小教科室有效组织梅苑教科协作组、闻梅书社成员开展各类写作活动,特别是教科室克服困难坚持专题推送74期闻梅教师的教育随笔,推动了科研骨干们向纵深处迈进。

活动一

 

风有信,花有期,年年不相负。寒假是教师们充电蓄积“能量”的好时节,也是“梅”好时光的开始。梅小教科室为积极营造读写结合练的氛围,寒假里引导教师阅读、撰写、反思,赋能教师们的专业成长。2月18日,梅小教科室认真评选出寒假教师们的成果,现将2023“闻梅”杯教师寒假36篇优秀读后感、39篇教育科研论文获奖结果公布。

活动二

 

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为推动梅小教师共同体发展,促进教师专业阅读与写作,2月3日,梅堰实验小学教科室组织闻梅书社、梅苑教科协作组全体成员们开展了“阅读,点亮人生”的主题阅读交流活动。梅小教科室邀请卫华芳老师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与写作心得,跟大家分享了《有目标,才有动力》微讲座。在场老师们无不动容、心生敬佩。

活动三

 

三月天里,鸟语花香,万物复苏。3月15日,学校邀请了吴江区教科室张菊荣主任来校指导教科研工作。教科室负责人以及部分教科研骨干教师,分管教科研的杨小琴副校长全程参与,孙筱坤校长主持了本次活动。

活动四

 

为高质量推动我校教师参加“省五大杯”论文屏蔽,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5月10日,梅小教科室邀请到吴江区教科室余家友主任给参赛老师面对面指导论文。本次活动主要来之寒假撰写初选后的一等奖12位老师汇聚元仁楼三楼,接受专家单独点评与指导。

活动五

 

8月28日,梅堰实验小学教科室组织梅苑教科协作组、闻梅书社成员济济一堂开展了阅读分享与名师讲座活动。特邀请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澄学校省特级教师、正高级金华主任专题讲座。金主任站在科研视角,鼓励在座老师们积极撰写论文与课题研究是实现自我提升、个人成长的关键,敢于提出教学主张,争做有思考、有行动的科研教师。

活动六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教师阅读质量,展示教师暑期阅读成果,营造梅小书香校园。梅小教科室积极发动青年教师利用暑期阅读自己喜欢书籍,鼓励青年教师撰写优秀读后感。截止9月5日,共收到28篇教师读后感,教科室经过公正、认真评比,现将本次暑期阅读成果公布。

活动七

 

12月5日,由苏州市教育局主办的一年一度的2023“新时代苏州有效教学研究”项目研讨顺利开幕。梅堰实验小学作为“新时代苏州有效教学研究”项目学校,借助苏州市有效教学项目平台,积极推动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我校教科室积极组织梅苑教科协作组、闻梅书社分批分组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活动,部分教师在课堂、论文、案例、总结、培训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效。

期待梅小教师持续潜心阅读,专心研究,点亮自己,照亮学生,再接再厉,更上一层,获得持久温暖而生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