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是一种技巧,语言是一门艺术。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还可以赞美一个人,让认获得鼓舞和力量;语言可以批评一个人,让人从中获得有益的教诲;语言可以温暖一个人,让他从中感受世间的温情;但语言也可以伤害一个人,让人从中感受世间的灰暗和冷漠。因此,语言极具力量。如果教师能够拥有语言的力量,就可以给学生带来勇气、鼓舞、教诲、温情,来激励学生发挥出他们的能量。
一
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也不会有两个相同的学生,可以说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说起学生,班级里总会有那么几个“问题学生”,小王同学,他调皮捣蛋,不遵守纪律,时不时还和其他同学发生矛盾、被告状等。批评、说教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内心虽然明白自己的行为是不恰当的,口口声声说要改正,热度不过一两天,但第三天肯定原形毕露。我意识到批评对小王同学效果已经不大了,我准备换种方式,去发现他的闪光点,用智慧语言去唤醒他。平时课上课下,我多放了几分注意力在他身上,寻找着一个机会去改变他。
偶然的机会,中午看护学生吃饭时,我发现了小王同学吃饭速度很快,吃得很干净,我意识到机会来了,我走上前摸了摸他的头说:“你吃得可真认真啊!不挑食,不说话,吃得干干净净,真棒!老师期望你能够坚持下去,成为其他同学学习的榜样!”旁边同学都惊讶地看向了他,小王同学一愣,脸上一红迅速低下了头,右手扒饭的速度变得更快了!饭后,我在课堂上任命他为餐盘监督员,他很高兴,乐意监督甚至会鼓励同学多吃点,下课后还会来我办公室找我分享,说某某同学吃得少、吃得不干净等等。渐渐地,我发现他多了几分责任心,几分认同感,他慢慢地变好了。
二
我们无法用同一句话来激励每一位学生,不能用同一种方式来对待班级的每一个孩子。我们要建立对每一个孩子的理想形象,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设置好目标,明确改进方向,通过表扬的语言,严格的要求不断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同时,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静下心来调整好心态。在表扬比较敏感自卑的学生时,可以把“你”改成“我”,当夸赞你的字写得很好,他可能会自我怀疑“我写得真的好吗?其他人比我写的更好”,不妨说成“我觉得你的字写得很好看”,尊重每一位学生,更加有人情味。在表扬时不妨具体幽默一点,表扬地面扫得干净时,“地面没有一处灰尘,可以在上面打滚,都反光呢!”等等。
语言是有力量的,它具有无穷的力量,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传递信息,改变世界。海伦凯勒,她不因自己是残疾人而放弃,始终在不断地学习,在写作。最后写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鼓舞了千千万万的人。李白、杜甫、苏轼……他们不也是用写诗向朋友、后人表达自己的情感吗?
三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班级生活中,同学间也常常因为“恶语”而闹出矛盾,伤害感情。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不良的网络用语也进入了生活,学生因为没有辨别能力,常常因为好玩时髦而学习模仿,无意间就伤害了其他同学。
这天我刚进教室,就有一名同学哭着跑来告状说,有人说了脏话。我把知情的同学请来询问,了解到该生口出狂言但不解其意,我意识到教育的机会来了。我组织同学观看了《三国演义》这样一个片段:诸葛亮在两军前,将王朗骂得口吐鲜血,惨叫一声,跌落马下。观看结束后,我让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受,体会下语言的力量。同学们议论纷纷,举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A同学十分激动,“嗖”的一声站了起来,说说脏话是不文明的行为,会使听到的人收到伤害;B同学一脸严肃,说说脏话违反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破坏同学间的信任,容易激化矛盾,引发冲突等,还举例说班级男生说脏话的事情。个别同学低下了头,班级里安静下来,同学们认真思考。通过集思广益,同学们明白了恶言恶语的伤害性,明确作为一个班集体,更应该和谐友爱,不说脏话。攻击性的语言如同一把闪烁寒光的利剑,会刺痛一个人的心灵,严重的会刺伤一个人的灵魂,给人带来心理阴影。
语言是有力量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身作则,谨言慎行,应该注意平时的一言一行,防止不经意间的行为语言伤害了他人。我们要利用语言的力量向学生传递知识经验和思想方法;利用语言的力量给学生带来勇气和智慧,引发思考,促进其健康蓬勃地发展。